我写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读后感;也不能称之为摘录,更不能称之为书评。我只能说,我就是想告诉你,我读了这本书。
朋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在南京火车站前的肯德基里等火车。她说书名的时候,我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她笑。她就明白了我这个脑袋肯定又搭上了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频道上去了。
作者塔拉写的是回忆录。
她拥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家庭。以她后来的认识,她的父亲有躁郁症,而她的母亲完全站在她父亲的那边。她的哥哥也有一些精神上的问题。
在作者十七岁之前,从未踏入过教室。
她全家不上学,不就医。
她的父亲有着各种政府阴谋论,被迫妄想症,为末日到来,积极储备物质。
而她的哥哥有着非常严重的暴力倾向,控制欲强大。
所有的弟弟妹妹女朋友都受到过迫害,但是父母却掩耳盗铃,听之任之,不作为,以至于作者有很长时间觉得自己是肮脏的,可耻不自爱的妓女。
就在如此状态下的原生家庭里,塔拉兄弟姐妹七人当中,依然有三位最后走出家庭成为了博士。
这本书我最欣赏的地方就是它没有像其他书叙述的套路一样。
一味地前后对比,凸显后边的励志闪光点。
作者在书里将自己的懦弱,崩溃,自我怀疑,曾经腐烂的内心,都展示给了读者。
给了大家一个全面生动,困惑尴尬,磕磕绊绊的女性成长史。
我个人看过这本书觉得这个家庭虽然不太正常,太多的方面扭曲变态沉重,但是作者的父母其实都是高智商的人,并且把这种优质遗传给了孩子。否则就不会成就三位博士了。
并且,作者的父母在精神病态困扰之下,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当地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人。
当然,从书中也能看出来,作者的父亲也是非常爱他们的。
当作者在唱诗班表现非常优秀的时候,父亲也能客服自己的偏激想法,以她为傲。
不仅支持她唱歌,还会亲临现场观看其表演。
可惜随着作者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注定与父母思想相悖,越走越远,最终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