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其实心里很烦,很害怕。这两个词是我求助了心理医生之后得出来的。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处理的更好,但是当我没有答案的时候,我还是去找老师了。
复盘的时候我发现儿子说的是对的。当了我20年的孩子。知道妈妈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在气愤之下说不出什么好话。
也就是儿子昨天说我的,我的定位是什么?我昨天一天的行为告诉我,我就是一个家庭主妇。先生带着我去看病,回来我做饭看女儿。女儿看电影,我不能陪同一起看,我在做家务。做完家务之后,又是接着做饭,又是接着做豆沙。这是我要尝试的范围,那个电影太长了。对于女儿,我也没有做到陪伴。这就是我。而且大把的时间里面没有练二胡,没有做强国。因为我的心里容不下那么多的东西。翻开早读群。才发现8月7号就欠着。我应该组织他们再重新学学那张试卷。
昨天复盘的时候发现马老师的水平高多了,都是在问问题。基于目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想我自己没有抓住问题的中心点。昨天在老师引导下跟儿子的回忆,更让我知道一路是怎么走来的。我跟儿子很多交流是怎么产生的?愤怒是什么?我要清晰的知道自己并没有下心去做。而我要看的书还没有开始。
昨天我就一直在想我该怎么样告别我学习的团体?我并不是说不想学习,而是知道自己的处事方式。我突然觉得哥哥又给我上了一课。我们要善于走出来,捋一捋。
跟儿子的告别方式,要不要这么不近情理。其实这些温馨的画面是怎么做到的?不要否定别人,同时要找到一点点的变化。如果自己能做到情绪平和的话,事情还是可控制的。我主动跟儿子沟通,模拟了一个电话的场景。因为这个有难度。假如儿子回来的话,我会给他做饭,这也是我暑假的功力所在。我不害怕这个。所以我们模拟了一个电话的场景。充分的说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的想法。
作为妈妈才是这个家庭的主导呀。
以前一直是让儿子和我平分秋色的。不过这也导致了他成熟的很快。我如果能引导他,会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