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做小红书的知识博主了,发现这个方向才是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预估至少要更新60期到100期,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不过我相信这对我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具备很好的知识储备,也具有长期更新内容的系统性的方法,缺少的是根据小红书的特定风格,来制作选题和内容,以及做好视觉的美化,这也需要不断模仿和练习,小红书就像一本轻杂志,非常的适合推荐种草你觉得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也许这跟他们创始人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种草化妆品有关。
而且最近朋友也在问我怎么做视频号的事情,觉得我之前做的内容有趣也有料,作为一个企业的营销人员,我之前做的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品宣类的内容,所以很多时候都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增长反馈;其实直到最近一年的时间,我才发现运营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增长的事情,无论是用户数量的增长,还是用户订单的增长,这些才是营销工作的核心,而靠内容驱动增长这件事情,是一件成本极其低的事情,不会有老板愿意放弃掉这个部分,如果放弃也是因为他们看不懂内容的复利,或者说他们的模式是在靠渠道或者资源去获客,而自身不具备通过内容获客的能力。
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也想做的就是这个方向,依靠好内容来获取持续的低成本的流量,成立个人工作室的前提,也是在这个方向上有人有需求,以做新媒体咨询/陪跑/代运营起步,然后用营销工具+知识类产品为辅助,通过知识IP和素人知识博主组成引流矩阵,后面根据流量情况进行对应比例的销售做承接转化;这个模式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你组建的知识IP和素人博主团能够获取到高质量的线索,如果可以的话,这种模式就具备了可复制性,我自己作为大脑思考清楚方向和目标,负责搞定核心客户,然后线上的执行团队负责具体事项的交付。
随着疫情的放松,23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商业机会,当然经济的复苏还需要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但是,这一到两年的时间,我是不应该浪费掉的。我目前的感觉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用知识IP的形式来做一遍,然后知识IP总是稀缺的,专业能力的养成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以及长期的输出的练习,才能够形成的。懂得跟用户沟通的行业专家也是非常少的,因为能够把专业讲的有趣又生动的人,最终也就只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人。
新媒体就是一件需要每天都做的事情,只有每天都做,你才会用创作者的身份,去思考内容背后的作者的思考和输出,以及他可能盈利的方向及交付的细节。这些都是作为创作者才有的嗅觉,是一般消费内容的人所看不见的。做内容营销的人,需要懂商业,懂销售,懂人心,我不应该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角色里面,把自我放小了之后,才能看见更多的东西,体会和而不同,或者不和也不同,但是能够尊重和接纳的美好。
自我膨胀,自我怀疑,自我崩溃,自我重建,也许这个循环还是持续很多遍,我们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包括在婚姻关系中也是一样,十多年的婚姻让我们相互驯化,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离开了现在的婚姻生活,离开的小孩,我能够能够独立再在另外一个城市,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子,我想这种情况,可能跟自我崩塌再重建的过程一样,虽然通过但是也意味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