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高考,总是有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今年最具话题度的莫过于高考语文浙江卷的那篇《一种美味》。
小说描述了主人公一家第一次吃鱼的经历,文章结尾,从锅里蹦到地面的草鱼早已死去,只是眼里却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这道光背后蕴含的意义一下子难住了众多考生。
从考场归来的考生在微博上找到了原作者巩高峰,或发泄或调侃地让作者也来做一做这份阅读理解,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他自然不太熟悉这种高考游戏规则,向网友卖萌求饶道“抱歉,我解释不了了”。
尽管有种说法是,一部作品写完之后,如何评判和理解它,往往是读者的事,但显然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一个原作者都回答不了的阅读理解题出的有些荒谬。
《圆桌派》最近有一期也在谈高考,窦文涛有段话放在此处恰到好处:“高考是在向国家表达一个诚意,一个准备好要做栋梁之才的诚意。”所以尽管它有着“死记硬背”的争议性,却依旧是现行最快捷的检验是否诚心诚意遵守这一游戏规则的方法。
阅读理解,往往考得并非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揣测的多数是出题者的心思。这是从小到大我们经历无数考试所学会的基本准则。
02
但是高考之后呢?
能够放下凡事只追求一个意义的习惯性动作,学会“不为什么”,学会理解“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我们漫长一生中需要去追求的。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关于鲁迅和施蛰存骂战的旧闻,1933年,时任《现代》杂志主编的施蛰存接受《大晚报》编辑的邀请为青年推荐书目,因为寄来的表格很窄,于是他推荐了《庄子》和《文选》,并备注是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此事引来鲁迅的一番批判,称之为新文化运动的倒退,“复古主义”的兴起。
之后无论施蛰存怎样解释自己只是为了提升青年的文学素养,鲁迅都无法认同,一再地讽刺批判,二人的争执持续了很久,最终以施蛰存的“认输”告终。
整个骂战的过程中,鲁迅一直坚信施蛰存推荐古书的目的是为了文化倒退和复古,不符合当时极力摆脱封建要求进步的社会现状。自然无论如何听不进去也无法相信,也许对方只是提了一个有助青年提高文采表达的小建议而已。
03
从小到大经历的无数次考试一遍遍地训练我们找寻唯一正确答案的能力,但是等有一天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我们渐渐明白这世上很多事往往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所以,懂得去理解不同,尊重与自己价值观相异的事物,是我们人生路途上值得去选修的重要课程。
大学时有一次,因为某一问题我在教室里与一位同学发生了争论,那个话题激起了我心中潜藏的战斗属性,不知不觉地,争论变成我一个人的侃侃而谈。我正自得于自己可以将相关理论和事例顺手拈来之时,另一位同学突然叫了我一声,她用眼神示意我冷静。下一秒,我忽然发觉,整个教室里的同学似乎都在等待着我的“演讲”结束。
细想来,中学时代我曾无数次做这样的事,因为某个问题与老师,与同学无休无止地争论,而后,对方微笑着,摆出“败服于我”的姿态。
后来我渐渐学会收敛,不再急切地向身边任何人咄咄逼人地输出自己所认为的“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04
《奇葩说》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现象级综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包容性。一道辩题,正反双方说来说去各有各的道理,曾有人问我,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在正反观点的思想碰撞中,你会看到更多思考问题的可能性,不断意识到自己固有思维的局限性。
里面的辩手们尽管会为了拉票表现出坚决维护自己观点的姿态,但却在对方辩友发表观点时,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和赞同。
听得进去不同看法,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坚守的价值。
昨晚的那场八强辩论,精彩绝伦,因为每个人几乎都发挥了极高的水平互相表达,姜思达有一句话很是发人深省:对与错有没有绝对不重要,但只有一种对错一定是可怕的。
高晓松的那句经典的“我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自带笑点,但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人生哲理。
你所珍而重之坚信不疑的价值观,在旁人看来也许真的只是“不成熟的”,交流的重点更不是自我观点强行输出,而只是值得互相参考的“小建议”罢了。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