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我们到街上随便拎一个人问“你的偶像是谁?”我们都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一旦说起来崇拜偶像,大家往往都劝阻居多,仿佛崇拜偶像是一种负面的行为,甚至一提及“偶像”二字,都让很多长者、父母痛的牙痒痒。
01 何为崇拜偶像?
广义上,“偶像”可以是具体的人(这种最常见),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比如球队的粉丝),甚至可以是某个具体事物(比如少数民族对图腾的崇拜)或抽象事物(比如编程语言的粉丝)。窄义上,“偶像”泛指一个或几个人,不管是健在还是已经逝去的。
我们之所以崇拜偶像,多是因为偶像的才华横溢、一枝独秀;或是因为攻无不克的,战无不胜。他们的一些细微之处让我们深受感动,并从这种感到中,让找到坚强的理由。
从这个角度看,偶像是积极向上的象征,而崇拜偶像也是每个人的粉丝的正常选择。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年轻人开始盲目崇拜,迷失自我,严重影响自身家庭生活、工作,甚至做出很多极端行为。
辽宁一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浙江一名17岁的初中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一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武汉女歌迷为思念谢霆锋而跳河寻死;17岁的偏瘫歌迷周枫为周杰伦走遍六省、最后吞下30粒安眠药;兰州疯狂追星族杨丽娟因追逐刘德华未果害老父跳海身亡……一系列“追星造成家破人亡”的典型案例导致很多人对崇拜偶像的“追星”行为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也不乏一些崇拜偶像的正面例子:“大长今”李英爱初二时曾与刘德华合作过一个广告,自此刘德华成为她的“初恋男神”。李英爱把刘德华作为自己的精神灯塔,不断指引自己、磨砺自己,终成国际明星,并成为刘德华的好朋友。
02 偶像的力量
偶像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很多人因为需要靠近偶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进入新闻娱乐行业。也有很多人爱屋及乌,学习偶像的某一项才艺,最终因为这项才艺改变了人生。更有很多人,因为这个人刚好的出现,他或她励志的事迹温暖的笑容坚定的品质,被给予了力量,从而有了走出困境重新向前的勇气。
2008年,菲尔普斯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在新加坡训练,一个叫斯库林的新加坡小男孩是菲尔普斯的迷弟,专程到训练场馆看菲尔普斯,并如愿与偶像合照。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已经是追星最好的结局。但是斯库林却不止于此,他想真正站在菲尔普斯身旁。2016年,两人在里约重逢,只是这次,斯库林不是一名粉丝,更是参赛选手,并最终在蝶泳100米决赛中击败了偶像菲尔普斯,为新加坡摘得奥运历史首金!
这简直就是实力追星,活生生地阐述了什么叫偶像力量!
无独有偶,同样是菲鱼粉丝的中国选手李朱濠最后都与菲尔普斯同台竞技,并接近、超越曾经的偶像。为了离他更近,愿意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03 正确的方式
崇拜偶像本身并无对错,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崇拜偶像,如何从偶像身上汲取力量,如何推动自己一步步朝着理想的目标走去。
NBA超级巨星库里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库里11岁的时候,白巧克力贾森威廉姆斯的一个传球当时就震惊了库里,成为库里的第一个偶像!威廉姆斯的球风华丽却实用,是史上超级控球手之一,人球合一。库里一直将白巧克力视为自己的偶像,一直模仿他,不断打磨自己的对球的转移和控制能力。比赛中库里那些华丽脑后传球和不看人传球,就来自于威廉姆斯的传球技能。
库里还不止一位偶像。在某次采访中,他表示:“雷吉米勒和纳什是我特别崇拜的两个人,是我的偶像。我一直想把两位前辈的精髓特点融入到自己的比赛中。纳什的传球和创造力;米勒的大心脏和无球能力,还有他非常喜欢竞争,对自己严格要求。我想把这些特质融入我的比赛里。”
库里对偶像的崇拜可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在库里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父亲告诉他,他的投篮是从腰部投出的,如果他想像他的偶像一样在NBA打球,这样的投篮姿势必须纠正。于是,库里两周没有在禁区外投篮,直到把投篮姿势纠正过来。
库里刚进NBA时,起点并不高,也像大部分新秀一样有对抗差、篮下杀伤不足、防守平庸等毛病。他一点点向偶像学习,将适合自己的技能融会贯通,一年年的努力之后,库里已把自己完善到没有明显的短板。现在,库里擅长在连续的变速中保持运球的稳定,寻觅进攻的机会,这和纳什有神似之处;而库里在远距离的变态手感也是从雷吉·米勒身上“偷师”不少。
其实,库里从偶像身上得到的不仅仅是篮球技能包,他在米勒身上看到单薄的后卫该如何适应NBA,清楚认识到自己不够强壮,只能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所有人去适应他;他懂得纳什的谦卑,从不以超级巨星自居去要求特权,不介意队里有四个人工资比他高,不介意出手次数排名全队第二,不介意把控球权分给队友,不介意让队友拿FMVP。他野心勃勃,但知道什么该争什么不该争。最后,他争到了最至高无上的东西:总冠军和MVP。
现在,你知道崇拜偶像的正确方式是怎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