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那些事
01
小编是医学生,在急诊科实习了一段时间,深有感悟。下面我将娓娓道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你往抢救室一站,举手投足、言语表情、思维推理、急缓张弛 -- 怎么看怎么像急诊医生。 ----陈旭岩
没有去急诊实习之前,反正我不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的,急诊在我心中的感觉是:炮火纷飞,尸横遍野。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其实感觉比想象中的要好一些。忙碌的时候是真的心力交瘁,但有时病人少的时候就感觉也还好。急诊,急诊,顾名思义,急危重症之地,但一般很多病人都不是很清楚门诊与急诊的区别,大病小病都往急诊跑。
急诊高峰时,医生要迅速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判断,不可能像普通门诊医生一样,仔细查体,逐一询问,急诊医生其实某个层面上与全科医生的性质是相同的,要求从整体,全面的看问题,要全方位联系,可能住院部的专科医生看待问题更多的是从他所学领域出发,相对来说较为局限。在短暂的,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初步判断,甚至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少的通过辅助检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很考验人的,这需要一双火眼金睛,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临床实战经验。
02
古往今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望闻问切是必不可少的。记得有一个病人是以胸痛来就诊的,病人家属还没开始就拍视频,顿时无语。不过现在这种医疗环境,这种让医生寒心的事屡见不鲜。
医生与患者之间要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社会上大部分医生是挺好的,我想没有哪一个医生不希望患者好,只是每一个医生的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让每个患者都满意。我记得我有同学问我说医生不是可以休星期六星期天吗?在地市级医院,管床医生是天天上午必须查房的,当然下午和晚上是只有一个值班医生的,要是病房有事,管床医生还是要回病房,所以说医生不像老师,是没有双休。基本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病房,是真的很累。但干一行爱一行,没有埋怨,只求社会多一些理解。
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应该学会清醒的认识自己该怎么做,同心协力,才有可能战胜病魔。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当时我的带教老师是及时制止了病人家属的这一行为。并向病人家属表示这种行为是对医生的不尊重与不信任。
简单询问了病史,患者是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3小时,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胸痛一般要首先排除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这三种病情较急的,患者的心电图是正常的,左右两侧血压相差不大,我的带教老师便用听诊器听病人左肺呼吸音完全消失,初步诊断左肺气胸(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疾病的病人)。但这个病人没有器质性疾病,也没有剧烈活动,但有一点,瘦高型的病人会突发自发性气胸。CT证实左肺气胸,后来病人送到胸外科住院了。
03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之际,急诊科正是忙碌之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来的是什么危重,危急的病人。大半夜,经常会有很多醉酒的病人被送到急诊,醉醺醺,胡言乱语,见多了,也习惯了。只是感叹人一定要爱惜自己,喝酒喝到胃出血的不是没有,还有肝硬化的病人怎么都劝不住,经常喝酒,三天两头进医院,其实道理人人都懂,别人规劝亦是无用,医生很多时候也无能为力,看病救人,救不了心。
急诊经常有喝农药的,老鼠药中毒的。有一个大叔因为没了一头牛,想不开,喝了大量农药,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医生尽力了,但在病人宣布死亡是充斥的是无助与无奈。
急诊还能经常见到心肌梗塞的,我在短暂的实习期间,就遇到了16岁的青少年的心梗的,因胸痛被送入急诊,心电图出现了很典型的”红旗飘飘往上扬”,肌钙蛋白,心肌酶等一系列检查支持心梗诊断。我清楚的记得心内科会诊医生让他一定要诚实的回答,有没有吸毒史,有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都否定了。(吸毒等会导致心梗),后来证实该病人是有遗传家族史的,母亲与祖母都有冠心病。病人及时做了介入手术,放了支架,还算幸运,进医院比较及时,心梗的严重程度我想大家都知道。
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要是专门干急诊科的医生,可以把急诊的故事写成一本书,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她的微博中最常说的就是急诊科的那些事,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她笔下亦是活灵活现。
04
医院是一面镜子,能折射人生百态,能看到人性最真挚的一面,是丑陋,是善良,是真诚还是虚伪。每天在医院上映着情爱,喜剧,悲剧,惊悚等各式各样的故事。作为医生,当然我还是一个医学生,深刻感受到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内科系统大部分病都是靠药物维持的,很多病根本无法治愈。愿社会对医疗行业多一份理解,医生与患者是相互依赖的,我们都有学会信任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