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意与失意
—— 读《李白》读后感
今年暑假过后,我家孩子就要上二年级了,所以孩子的语文老师要求班里的学生们提前预习,于是就要求将《中华经典诗词分门级诵读本二级》全部背完背会。想到以前背诗那会儿痛苦的惨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忧伤。
我想,现在不能还这样背啊,那多没有技术含量。于是她陪儿子先读一遍古诗,再借助书上给的注释,作者介绍以及导读将古诗理解一遍,如果还是不太理解,就借助百度,抖音等网络里的讲解来帮助我们理解。第三遍我们再一起心里想着诗意把古诗再读一遍,第四遍,我先试着背一遍,第五遍,我儿子试着背一遍。就这样五遍背下了一首首古诗,同时还理解了诗意。背的诗越多,我越觉得这些诗真的是好啊!好在哪呢?我当时就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后来,电影院又出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看预告片就很期待,到现在也没机会看上,不过看了网上各种剪辑以及一些博主的讲解。其中有一位博主说: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李白,那就读读都靓的《好诗好在哪里》。这本书还原了李白,杜甫、苏轼等24位诗人的人生际遇,讲透好诗背后的厚意深情。读了其中李白、杜甫,王维的部分,感觉都只是些片断,不够全,于是我又在帆书上听《李白》,认识了诗仙的一生。下面我按照思维导图的思路来介绍一下诗仙李白的一生。
公元701年出生在一个商贾家庭,很有钱,但据说在当时商人被人认为是贱民,不能参加科考试。但是幼少时期,在父亲的辅导下学习了诸子文章,后来师从赵蕤,在匡山学剑,学习纵横家思想,接受道家训练。学完一身本领之后,李白就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想当大官,那不能参加科举怎么办呢?那时候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叫做“制举”,就是找到当地有头有脸的地方大员推荐,他们是有权举荐人的,所以李白的干谒旅程就开始了。先是拜访益州长史苏颋,毛遂自荐,但最终未受举荐。后来拜访李邕,也未得欣赏。大家都觉得李白是非常有才,很会写诗,但爱喝酒,还爱喝醉,喝醉之后就唱歌、跳舞,作诗,乱说话,容易惹祸。他们认为越有才的人,越容易惹祸。于是李岜便拨了点盘缠,想打发李白走人。但是李白锐气,爱憎分明,遭受冷遇也不是第一次了。于是李白冷笑一声,拒绝了那点盘缠,留下一首《上李邕》拂袖而去。《上李邕》中最有名的两句诗就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可以听出来李白是非常的自信潇洒的。
后来李白干谒不顺,无功而返,就回乡做了县衙小吏,后来发现自己就不适合干这个,最后又选择离开。然后李白又上山,在大明寺待了两年,待在大明寺的时候李白得到了一个礼物,就是他的师傅赵蕤派人给他送来了陈子昂的诗集,这个东西对李白的帮助很大,因为陈子昂的诗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白非常喜欢陈于昂的诗集,也在这时建立了自己的诗歌观。724年李白又开始到处游历,挥金如土,,路经黄鹤楼时,受到了人生第一次打击。李白到了黄鹤楼这么好的地方,想写诗一首。到那一看,发现崔颢已经题了一首诗了,崔颢当时和李白年龄差不多,但已经是大官了。不仅比李白发展好,诗也写得这么好,李白发誓一定要超越崔颢。继续游历经过了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还去拜谒了一位非常伟大的古人陶渊明。726年李白到了南京,留下了很多诗,现在玄武湖边都有李白的诗。李白在南京散尽了钱财,日子不好过了,然后去了扬州,在他生病的时候,写下了著名的《静夜思》。还遇到了他的一个粉丝孟荣,经他介绍结缘许氏,入赘许家。做决定前,还请教了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的偶像,李白非常崇拜孟浩然,所以写了很多诗赠给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就出自我们熟悉的《赠孟浩然》。在相亲见面时,又结识了元丹丘。李白入赘许家之后日子过得并不太好,于是就赴京到长安干谒,结果被张济骗了,后又投奔李粲,写诗谋生。各地交游之后,很多名篇流传下来。在长安失意时,写下表达自己不得志的诗篇《行路难》。归家途中遇元丹丘与元演,在洛阳写下《春夜洛城闻笛》。与元丹丘,岑勋在颍阳山聚会,写下千古名篇《将进酒》。
公元737年,李白回到家乡没待多久又出游,去义乌去祭奠骆宾王,然后去看精神导师孟浩然,发现孟浩然已离世,又去巴陵岳阳楼找王昌龄。之后739年冬季回到安陆,女儿平阳出生,而后移家东鲁。这里也有李白受难的故事,所以又搬家,后儿子伯禽出生,不久妻子去世。后来经元丹丘的帮助,李白终于受到礼遇,奉旨入长安,受玄宗礼遇,供奉翰林,但不受重用,成日饮酒作诗,跟个花瓶似的。所以认识到政治的复杂性之后,李白请求还山,皇帝赏赐他一百金。经过洛阳时,遇见了杜甫,他俩的相遇被叫做文学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对李白那是绝对的仰望。结伴游行,遇见了高适,然后三人结伴相约齐鲁,完成李白的入道仪式,之后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送别杜甫,杜甫写了很多诗送李白,但李白送杜甫的诗很少。李白是在家待不住的,再到金陵时,写下了挑战雀颢的《黄鹤楼》的《登金陵凤凰台》,格律一致。
后人评价说这首诗是真的在律诗方面全面超越了崔颢,也代表着李白在各种诗体方面的成熟。这之后朝廷大乱,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妻子一同在庐山避难。受韦之春之邀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后来永王事败被杀,李白也入狱,差点被杀。逢人相助才判了个流放夜郎的罪名 。在流放的途中,遇到皇帝大赦天下,李白获释。李白以为新皇帝要重用他,赶紧往回走,过三峡时写下了《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时李白都五十多岁了。后来李白被认为是叛国者,李白为了辨说就去从军,在当涂时病倒了,碰到了李阳冰,以为自己要死了,就把自己的手稿全部给了李阳冰。后来春天时,李白病情好转,好了之后又继续游历,寻访故人。再后来李白抱憾离世,去世时间,地点成谜。公元764年,皇帝追封他左拾遗,这时李白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读完这本书,读完了李白的一生。李白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一生受尽磨难,但从未停止过追求理想。我想我们生活中、同行中与李白相似的人很多,他们虽不如古人那般著名,但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得意时哈哈大笑,自信潇洒。失意时,用自己的左手温暖右手,告诉自己:雨后就是天晴,而且雨后的晴天更美好。人生之路历来多艰,但是只要你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想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