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本来没有拖延症的我,被繁杂的工作搞得已经进入到了拖延癌症这个病程。在康姐的再三催促下(汗颜),终于开始动笔。那我就来谈谈对我影响极深的一个人吧,我的研究生导师———吕艺生先生。
一听他的名字,就觉得他是为艺术而生的,还记得与吕老师初次见面前,由于素未谋面,自己对身具众多光环的他有着种种猜想,担心礼数不周、害怕言语不当,心里忐忑不安……未曾想,如此大家在与学生见面时却十分和蔼,眼角下弯、笑容可掬,令人的内心骤然一暖,先前的担忧飘然而去,完全敞开地与他畅谈了一番。
或许就在这初次见面的一瞬,自己就认定了导师,他丝毫没有将学生看作是晚辈,相反却更似对待友人的样子,似乎那些名头与他毫不相干,这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恍若杂混淤泥中的莲,净透而澄明,弥散出强烈的感召力。
“我可是八零后呀,呵呵呵。”这是导师时常挂在嘴边的戏言。年过八旬的他,似乎童心未泯,时常以自身智慧发现周边趣事,正是这颗随时能发现生活美妙的心,使导师的世界充满了新鲜与奇异,幽默风趣、笑颜常开,在他欣悦的同时也为身边人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妙趣氛围。
生活中的导师慈祥亲切、谈笑风生,而在对待自身事业时,其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态度又叫人心生敬意,那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令身体健朗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自我17年入校做他的学生,他已经研究素质教育舞蹈课近7个年头,直到现在,导师依然奋斗在第一线,刚刚与他通话,他下午还要去北京的一所学校进行指导,这所学校是我师姐所在的学校,可见导师对于学生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
继素质教育舞蹈课的课题之后,导师又开始着手意会思维项目的研究,通过心理学、脑科学、生理学等外学科领域,探析属于舞者的思维模式,以新颖的学术视角重新看待舞蹈艺术在创作、表演、教学等环节中存在的重要思维模式,并于最终出版著作《舞者的智慧:意会思维研究》,带给后人无限启发的同时开垦出一片有待继续研究的崭新理论天地。此外,导师还开启了对中国古典舞研究的项目,其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点,对中国古典舞美学进行深入探索,并最终出版《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一书,呈现研究之果。
十一岁便踏入舞蹈世界的导师,近乎为舞蹈贡献了一生,从早年的习舞实践,至中年的教学管理,到当下的理论研究,其从未停止过对舞蹈事业的耕耘。导师的事业横跨众多领域,既有从舞蹈本体出发,围绕舞蹈基本问题,研究舞蹈艺术主要特征的著作《舞蹈小辞典》、《舞蹈学导论》、《舞蹈学研究》、《舞蹈学基础》、《舞蹈美学》等;也有从舞蹈与外学科领域的交融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出版的《艺术管理学》、《大型晚会编导艺术》、《舞者的智慧:意会思维研究》等著作;同时,老师还时刻响应时代号召,关注社会需求,弥补舞蹈教育的空缺,为素质教育舞蹈项目付诸心血。我们经常说老师著作等身,在我读研的三年来,老师就写了两本书并出版,从老师这里再看看自己,觉得导师不愧是导师,他一直是我所追随的楷模。
或许,他的一生有舞蹈相伴,是他的幸福,而中国舞蹈艺术,有他的无私奉献,确是舞蹈界的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导师从不对自己的思维设限,不论是当下核心的、被高度推崇的事物,亦或者那些新生的、较边缘的事物,他都同等看待,不会有任何偏颇狭隘的眼光。他关注学术界、舞蹈圈发生的点点滴滴,中老年人跳得火热的广场舞、青少年爱之入骨的街舞……一切与舞蹈相关的艺术形式,都是他学术的关注点,他的内心中从未有“雅”的就高大上,“俗”的就不堪入目的观念,在他看来,只要本质优秀,无论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展现,都是值得鼓励、研究的,都是深具价值与意义的。这样的思维或与他的学识涉猎密切相关,其对于书籍知识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舞蹈领域,与舞蹈相邻近的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书法,与艺术相关联的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乃至看似与舞蹈毫无关联的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学科,都是他的研习对象。
导师的学术作风与生活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我,也影响了我的教学理念,上课时我不会在意学生的造型好看与否,不会在意他们上台表现的动作是否标准,而是鼓励他们这种自信、勇敢展现的行为,让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秒是有意思的、是轻松的。导师是我的人生标杆,我希望未来及导师的百分之一就好,看见导师就看见了我未来的方向,以及未来做事的态度。
淡泊名利、勤思善悟,博览五车、吐故纳新,不论是生活作风亦或治学态度,导师的言行在无形中为我树立航向,吾敬吾师,吾更爱吾师。
ps:未来三年规划
1、继续进阶jazz,并适当练习hippop。
2、开始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