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竹笛老师说:昨天新接了一个学生,某高校在读博士,此前自学了6年竹笛,她会弹奏的曲目很多,只是每一曲总感觉缺些东西。
仔细听了听,原来缺了基本的气,和节奏的拿捏。所以她还是来报名正式学习,让老师给点化点化。
老板的一位朋友是开琴行的,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犹如醍醐灌顶,以前想学些知识或者技能,总是说舍不得钱不如自学,可是这么多年,打算自学的那些东西,全都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
高中的时候,觉得自己英文挺好的,毕竟从来没有人和我争第一名,只是到了大学,山外有山,孩子们再也不是那个小城市里的样子,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犹如无头苍蝇乱碰撞,凡事尤其是学习更应该讲究章法。
通过语音老师、写作老师、阅读老师、精读老师、口语老师的一一指点,才能从最根基的点一一改善,直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开口时常被别人误会是ABC(Amercia born Chinese)。
所以很多时候,高人指路能指引我们绕过很多弯路。
14年的时候,Linda姐说要学习英文,那个时候她ABC还认得不是很全,后来在上海找了一份需要用到英文的工作,每天跟着新概念学单词、句子、语法,句子连读…..
偶尔有外国友人和店里的老板指引,现在三年不到,已经能陪同外国人去广交会做翻译,真的达到日薪上千的梦想工作。
作为一个过来人,新概念是挺不错的学习材料。
不过再好的材料也还是需要自己努力才行。
俗话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最基础的东西有师父帮捋顺之后,慢慢的自己去深入学习是完全可以的。
对于我们这样不是天赋异禀的普通人来说,在开始新学习一门知识或者技能的时候,如果能够有老师或者师傅指导,是非常有帮助的。
譬如竹笛入门需练气,如果是我自己跟着网络课程或者书本自学,肯定领略不到师傅亲授的练气技能,自己摸索一定需要更冗长的过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都是活教材,勤学勤问。
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