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完了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面提到了一个作家应该怎么写文章。
大部分作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以及自己的学识,去创作。而只有少部分作家,是靠天赋或者说靠自己的脑力去凭空想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前者会有一定的创作瓶颈,但是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我自己感受,这些年看过的书,加上自己写的东西,一定需要真情实感与读者共情,才能打动人。
前几天,小姑说让我写写她,我写了,她看了,哭得歇斯底里。
也许是我说到她内心深处,也许是我说的能感受她的感受。50多岁的年纪,家庭还是支离破碎,家在那里,却不再是自己的避风港。
拿别人的子女跟自己的对比,越比越伤心。
其实很多事和人,都没有可比性,一旦有了,自己心里会不平衡,会越来越难过。
就像母亲,都快60岁的人了,老公出轨,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到处诉苦,到处说。
可是在农村,你跟谁说都是让人看自己的笑话,她以为别人会同情她理解她,殊不知在背后别人不懂怎么笑话她。
她是我的母亲,没有文化,自己农村思想也根深蒂固,我们改变不了,只能开导她,劝她放下。
不管母亲再怎么没有文化,她始终是我的母亲,是我的最爱,人无完人,她只要有善良就足够,我从来不拿自己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比。
其实这样也挺好,只要他们身体健康。
减肥,我没有找到动力,曾经那个对我好的人,我们虽然每天联系,但是也回不到过去。现在回想起来,大家都是成年人,比较现实,又怎么还会有人守候你呢?
挺好笑的,像我这样深情的人,恐怕很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