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且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幼儿自发的活动,而且幼儿的生活、劳动、学习等都是在游戏的情景下进行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決定了游戏呈现水平,而且目标是隐含的,没有明显的学习目标,而是在不同游戏中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 自发、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4.游戏伴随着愉悅的情绪,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是幼儿获得愉快体验的手段,幼儿享受游戏的过程,而非追求任何功利的目的和结果。
教师首先要体现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充分理解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要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将教育目标与内容自然的蕴含在游戏中,引发和支持幼儿持续探究和学习。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后更高水平发展。
游戏是幼儿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伴随游戏而来的自主、权力、支配、控制等感受,是与游戏密不可分的部分,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极为重要。因此在游戏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的心声,引导幼儿清晰表达自己观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支持引导要适宜有效。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需要,提供适宜幼儿的空间和游戏材料,耐心观察幼儿,倾听幼儿的声音,正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反映的经验与水平,并且能够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幼儿适时、适宜的回应与支持,推动幼儿深入学习与探索,并能帮助幼儿回顾、梳理己有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并且要对游戏活动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针对环境材料、游戏规则、指导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教师如何撰写游戏案例呢?
1.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幼儿为主体的游戏事件进行描述。
2.对幼儿的主动探究行为、创造性行为、协商行为等富有价值意义的关键环节要深描。
3.对于教师介入的时机、介入的方式,产生的现场变化等进行重点说明。
4.对于幼儿的作品以及相应的表征方式通过与幼儿对话进行后续解释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