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
行程图设计安排
一次遐想:
1.如果全面放开,让孩子自由安排一个上午会怎样?
2.能够真正做到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吗?
说干就干,午睡起床后,我随口问了一下孩子们:假如让你自主安排半日,你会做什么?孩子们瞬间兴奋起来了:“老师,这是真的吗?”“我想玩沙池、放风筝、滑滑梯、攀爬、看电影……”大家争先恐后的分享着自己的想法,我回应到:“可以啊”胡凌雨说: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行程图设计一下呢?那样,我们就会按照我们自己的路线去玩每个项目了。“你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想到呢!”于是,孩子们开始自己组队,设计行程图
3月31日
“放养式”的自主活动
一大早孩子们,看到我就兴奋的说:老师,今天下雨还让我们自主活动吗?“当然,”天天说: “可是今天下雨了,我昨天设计的路线要改变了”“是的,户外场地不可以去了”
…………
孩子们议论开了,随后,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图纸跟组员商量了起来,勾画出今天去哪几个项目玩。
八点五十左右,孩子们自己敲定了方案,我简单交代了一下安全,便开始了自主活动,我转了一圈,由于天气原因,孩子们就集中在两个区域,沙池区和教室。
【沙池区小趣事】
水管接不起来,看我走过来,孩子们说:老师你可以帮我接一下水管吗?我们想做游泳池,需要水,权说:我刚刚挖出来了一个水坑了,等下把水装过去,跳说:我们可以先把游泳池建好,再放水,你们快来造游泳池。
原本我可以帮助他们接一下水管的,看似他们自己能解决,我也就用照片记录着。
【风筝小记】
看着他们一切“正常” 我又走开了,去了活动室的一组,他们已经设计了风筝,有的已经在教室里和走廊上放风筝。
“我的风筝怎么放不高”?
“因为教室里没风”
“因为缺乏小木棒撑着”
“对对对,我们家里的风筝都有一根棒子,所以飞的很高。”
“那我们明天带跟木棒来试试看”
…………
小结:
第一场尝试这种“纯天然”的自主,孩子们非常的兴奋,在餐前谈话时,都说下午还想继续想玩 说自己还没玩几个项目………
当遇到问题时(安全问题除外),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她们自己解决,老师当好旁观者与记录者的角色,真正做到孩子在前,老师在后。
我的思考:
1.连续几天这样放养玩呢?还是一周进行一次呢?
2.我跑上跑下,无法深入跟踪记录,只能片段式记录,怎样才能完整跟踪一个项目?
3.个别孩子的设计图,一天玩十几个项目,能完成吗?他们会怎样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