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星期学了街头摄影,
1960s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和罗伯特弗兰克的歪斜欠曝光
1960s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有
照片黑白、凌厉的森山大道
人物充满暴力反叛的威廉克莱因
在公共交通上拍摄的汤姆伍德
还有拍摄“东京压缩”和关于香港人生活照片的迈克尔沃尔沃。
我对迈克尔沃尔沃的照片进行了仿拍
我拍摄了学校里用木板、椅子架起来的电动三轮车,地下室里养的羊,用塑料水瓶养的绿萝和大蒜,电动三轮车的用布料遮挡的挡板和废旧坐垫捆绑的座位,地下室用旧时钟、就塑料椅、旧桌子、旧脸盆拼凑的生活场所,还有水管上的晾衣架等
我借鉴了迈克尔沃尔沃拍的、各种废旧物品搭建捆绑的、或是直接由原木锯成的椅子的概念,还有当时香港人用公共场所放置私人物品的行为的概念。但是学校里没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有故事的椅子给我拍,所以我没拘泥于“椅子”,而是拍摄了很多因为条件不足而东拼西凑的东西和生活场所。
关于照片长短尺寸太多,不美观的问题,其实原片只有两张尺寸(横、竖构图的原始尺寸),只是放入ppt的时候移动和缩放进行了偏移,但是长宽比例是不变的,我没有进行随意的裁剪
关于排班的问题,其实我想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张PPT迈克尔沃尔沃拍摄的香港居民在公共场所晾晒蔬菜、咸鱼、衣物
第二第三张PPT我拍的学校里的人在台阶上养绿萝、养大蒜、在地下室养羊
第二部分
前一半是迈克尔沃尔沃拍的各种废旧物品拼成的椅子系列,
后一半是我拍的学校里各个地方仍在发挥余热的、废旧物品组成的东西
因为两天前的课上老师介绍过迈克尔沃尔沃的作品,我觉得这样的排版,同学们应该是可以分辨清楚的,可是还是太混乱,影响了观看,这次同学间的互评,告诉我不能过于自信,而是应该从观者的角度出发,更加直观的呈现我要表达的东西,不能让大家去猜。对于拍摄对象,我认为我确实还缺少了取舍,对于“仿拍”,还是不够还原原片,课堂上也收到了可以像原摄影师一样多拍特写的意见。
关于提出的滤镜的问题,因为是一些废旧物品组成的物件,我想调一个偏冷的色调,展现物体的坚实、平静与时代感,也可以把地表受太阳照射偏暖的电动三轮、猫窝和植物与地下室阴暗环境里的椅子、衣架、生活的角落有所一致,不会冷暖过于割裂。但是我没学过图片调色,可能把控的不是很好,调的有点过于阴冷,让观看者看着有点不舒服,调色方面我以后会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