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今年的最后一次,我今年不会再买书了,这是我连续三个月都在说的话。就结果而言,六月的第一天,我就沦陷了。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爱书之人和爱读书之人是两类人,可是这两者太难分别了。正如人们会惊讶那些犯大错的人,他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我想他们一定是误会了,读书和有良心是两码事,而且没有良心的人读了书更可怕。
有人对我提了几个问题:读了书的狗和没有读书的狗,哪个更会咬人?哪个更会叫唤呢?哪个又更会讨好主人呢?
这可是灵魂拷问,明明想回答,可话就像粘在了嘴巴,怎么也吐不出,似乎是心里还想残留一点希望。
真是年纪大了,变得心慈手软了,想当初我的嘴一针见血,被封为“毒蛇”。如今呢,考虑这,考虑那,一点都不洒脱,真不像自己,而且还特别拧巴。
我不知道你们被所谓的“高情商”绑架过吗?只要你做得不合他们心意,他们就会想苍蝇一样在你耳边飞呀飞呀,一脸教育人的姿态:“你这样低情商,做事得高情商一点。”
这又是一个想道德绑架我的人,这种人最好就别搭理,无视是最大的轻蔑,不然他连你损他的话都听不懂,你只会感到没意思。
书回正传,话回正题。“这是最后一次”不知道你们说过这句话没有,就是明明是想完结的事,自己就是忍不住,然后总会重复一句话,继续做那件事。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说的话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自己听的?我是属于后者,哪怕是规劝别人的话,我也认为是说给自己听的,我们只是求一个心理安慰。
如果我们没有说出口,心里便会留下遗憾,于是我们才选择说出口。就如同烧红的水壶,我们会提醒小孩别碰,因为我们知道碰了以后的下场。如果小孩受伤,我们会难过,会心疼。
如果小孩碰了一下以后会怎样,我想大概率就记住了这次教训,再也不碰了,因为够痛,深入骨髓的痛,一次就够了。
我小时候被告诫了许多话,可是我还是会去尝试,好奇心使然。正如现在,我明知道有些人的做法是错的,可是我不会告诉他们答案,答案得自己去找,我的答案未必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我记得一个父亲,看着女儿和一个渣男结婚,当然最后女儿离婚了。后来父亲告诉她:“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们不适合,但是我不能剥夺你认识错的机会。”
原话我记不住了,我临时拼凑了一下。我能感受到父亲是多么爱自己的女儿,父亲全程没有责备女儿,他依旧笑着和女儿说话。
可能有许多父母不懂这位父亲,现在绝大数父母看见儿女犯错,就十分焦虑,生怕他们做错,其实这是父母心理上的问题,因为自己不成功,所以对自己子女的失败就十分敏感。
嫁错人和娶错人,这对父母来说已经是很难接受的事了,可是那位父亲明知结果,还让女儿去试错,这是得多克制自己,多爱自己的女儿呢?
爱是克制,真是如此。
我是勿知,一只又买书的胖胖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