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大长假千呼万唤始到来,也就意味着,可以纵情山水,随意访友,放肆追剧咯。
So,最近如火如荼上映的新剧——《我的前半生》就是我煲剧的首选。熬了一个通宵,外加一天,可算是追完了。看完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复。一部普通的都市生活剧,却把亲情,友情,爱情解剖得入木三分。研析甚久,觉得总也离不开一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拿捏。
一、远离闺蜜的男人
有一种友情禁忌,叫做——闺蜜的男友。纵观全戏,最让我感动的,不是罗子君如何从无知无能的家庭主妇一跃成为了职场精英,;也不是贺涵对一个离婚,还带着个拖油瓶的罗子君,跨越世俗的爱。最让我感动的是唐晶和罗子君之间长达十年的亲密无间友谊。然而,不幸的是,闺蜜之间的感情至固也易碎。我可以和你共享任何东西,唯独男朋友;我可以和你对任何东西拥有相同的兴趣,除了男人!而随着贺涵与罗子君关系渐渐半明半昧,闺蜜之间的感情也渐趋土崩瓦解。
统而观之,总觉得罗子君没有错,她没有耍心机诱拐贺涵,即便对贺涵这样的优质男有好感,她也只是选择放心底,并不曾想过破坏闺蜜的感情;贺涵也没错,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爱上一个错误的人;唐晶更没有错,最爱的两个人相爱了,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没有装大度即刻原谅他们,人之常情。
可是,唐罗的闺蜜情,贺唐长达十年的感情就这样分崩离析了,究竟错在哪?
仔细想想,总觉得子君和贺涵的相爱是唐晶促成的。唐晶对闺蜜无限度的帮助,不惜让男友无条件去支援,只要闺蜜任何时候需要。不曾想,贺涵和子君居然由一开始的冤家,到最后日久生情,等到他们三人都意识到时已经来不及收场了。
想起大学时候,跟几个闺蜜也曾就这个问题达成闺蜜共识,即不加闺蜜男友的qq,微信,不越过闺蜜跟闺蜜的男友有任何沟通!
这项共识并非空穴来风,它是其中一位闺蜜血泪史的结晶。
闺蜜蕤才上大二就有一个已经谈了七年的男友,前一个月她还在跟我们吐槽,七年是一个劫,好担心跨不过这七年之痒呀。谁料到,一个月后,一语成谶,他们居然分了!男友劈腿她的发小。
原来蕤的前男友和发小在同一所大学,因蕤的关系,两人平时走动较勤,一来二去就走到了一起,蕤就成了唐晶的翻版。
自此,为了闺蜜之间的感情更纯粹更长久,我们一起制定了这项规定。
现在想想,虽然有点孩子气,但也无可厚非,至少现在六年过去了,我们情比金坚,从没有因男人有过任何龃龉。
也许这就是距离的把握吧。为了缩小闺蜜之间的心距而与闺蜜男友保持距离。
如果唐晶也是我们之间的一员,不敢保证她和贺涵会继续走下去,但至少她跟罗子君还会是推心置腹的至交。
二、夫妻之间:太疏则散,太密也患
君子之交,淡如水。讲究的就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适中距离。而夫妻之间该以何种距离相处呢?
不得不承认,所有感情中,夫妻之情最难处。因为所有关系中,唯有你与自己的另一半才会是朝夕相处,红尘共伴几十年,共赴滔天巨浪,也共尝盐米油盐。
一开始相识相知相爱,日子和和美美,恩爱有加,可时间一长,彼此的陋习弊端慢慢显山露水,大小矛盾一累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就会淡漠,甚至会分道扬镳。
这也就是为什么“娶了白玫瑰,红玫瑰就成心头的朱砂痣,白玫瑰就成了饭黏子;娶了红玫瑰,白玫瑰就成了床前白月光,红玫瑰就成了蚊子血”。
可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存在呢,夫妻的相处之道是怎样的?作为未婚女性,个人认为,还是离不开,所谓的——距离。
剧中的罗子君和陈俊生十年夫妻生活,毁于一旦。曾经,他们郎才女貌,也是一对让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可罗子君只因陈俊生一句“你不用工作,我养你”,于是心安理得过起了家庭主妇的生活。每天的工作重心是,梳妆打扮,逛奢侈店海购,花两个小时等丈夫回家。而陈俊生则要在公司玩命工作,以挣大量的钱养活这个消费水平不低的家。
罗子君需要的是一个准点回家,陪她家里长邻里短的丈夫,而陈俊生则更希望自己劳累一天回来有人替他分忧解难,缓解工作上压力,最好能在工作上助他一臂之力的贤内助。
渐渐地,他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感情也逐渐淡漠。而一个其貌不扬,善解人意,在工作上有意协助陈俊生的凌玲一出现,干柴烈火,电光火石之间,陈俊生认定了凌玲,为她离婚。
然而,恋爱与婚姻着实是两回事!婚后的陈俊生不见得觅得良人,从此高枕无忧。相反,重组家庭的两夫妻在关于前妻,继子问题上也是端倪多多,以至于他们之间一度同床异梦。
罗子君和陈俊生的感情毁于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最初都是名牌大学生,抛开家庭不说,其他方面绝对是门当户对。而婚后,君子也停止了学习,与社会脱轨,距离距离逐渐拉大,他们也有没有有效控制,导致感情破裂。
陈俊生跟凌玲同在职场,凌玲对陈俊生工作上的压力感同身受,也刻意去帮忙,他们之间心灵上的等距,很容易摩擦出火花,可一旦捅破这层纸,跨越这道防线,变得零距离,很多东西并不如想象中美好,这也就是雾里看花之妙。
所以说,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是门艺术,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要保持适度的距离,不需要亦步亦趋,但也不至于落后太远,给对方一点自由空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也不能太过于疏远。拿捏好尺度,方得其所。
距离之美,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