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他的远祖范履冰为唐朝宰相,高祖范隋为唐末年幽州今北京房山区良乡镇)主簿,后渡江南任今浙江丽水市县丞,因北方战乱便定居苏州吴县,遂为吴人。曾祖范梦龄曾任苏州粮料判官,才德出众。祖父范赞时任秘书监。赞生六子,范墉为仲淹生父。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范墉跟吴越王钱俶归附宋朝,历任军节度掌书记。
隆重推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范仲淹诞生在河北正定县节度掌书记官舍。但希文成长于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以“朱说"之名进士及第三黜三进,出将入相,宦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病逝于徐州,埋葬于河南伊川,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言行彪炳史册。
范墉早年丧妻,续娶了性情温顺善良,持家勤俭的谢氏为妻,即希文的生母。时母子随范墉居徐州。在希文两岁那年,父亲便一病不起,离他而去。范墉一生清廉,家无积蓄,突遭的不幸,使谢氏束手无策,在官府和好友的帮助下,她才将丈夫的灵柩运回苏州老家,安葬于天平山范氏祖茔。
谢氏把丈夫安葬后,就暂宿在其祖茔附近的咒bo庵里。母子贫寒度日,两年后,苏州推官朱文翰新丧妻室,经人介绍续娶范母谢氏,仲淹也随改朱姓,取名说(读“悦”)。
这朱文翰,山东邹平长山镇人,端拱二年进士,也是为人清廉耿直,也没做什么大官,还被调来调去,仲淹母子也随之颠沛流离。据说仲淹随继父在今安徽贵池青阳长山读书数年,后人为纪念他便将此山名“读山”。
仲淹九岁那年,随继父过洞庭湖到安乡居住,境内有一兴国观,环境幽雅,他在此读书数年,学业大进。他因常年在湖岸玩耍,对洞庭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故而四十年后在邓州应滕子京之邀,文思泉涌,一气呵成,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这以后,范仲淹又回到山东淄博丶邹平学习生活,开启了他更艰难的人生之旅。在他继父这个邹平老家,也是他成长的地方,有一个著名的寺庙,叫醴泉寺。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贵人,一个博学而见多识广德行高尚的方丈师傅,尽管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他寄读在这座寺庙,跟师傅苦学,有时一个人也畅游在这优美的湖光山色里,快乐着他的快乐,成长着他的成长。他在这片天地里,自己有一处简陋却幽静的小室,在这里他留下了“画粥断齑”的励志故事。他每天将自己的小米粥一划四块,拽些山菜,只吃早晚两顿,勤奋苦学。这就是孟子所言,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也。有时仁慈的师傅也给他捎俩饼子。有一天晚上,明月当空,幽幽的泉水在静静地流淌着,他正在灯下用功,突然发现一只不熟之客老鼠正分享他的粥粥,他轻轻靠近这只老鼠,老鼠随之窜了出去,正在好动年龄的他也跟着出去;这只老鼠一下钻到了墙角下的一个小洞,他看着左右为难,却发现这地下是空的,盖一石板,当他锲而不舍地掀开这个石板时,大吃一惊,下面盖了一个瓮,一瓮白银闪烁的诱人的光芒。范仲淹冷静地将这里恢复原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惊天秘密,刻苦着他的刻苦,咀嚼着他的菜根。范仲淹在醴泉寺寄读的第三年,家境愈加困顿,继父已逝,生活更加窘迫。他劝阻那纨绔的朱氏子弟却被顶撞,方知自己身世。他一听,宛如五雷轰顶,异常震惊之后,他觉得家中的一切都陌生起来,也便豁然开朗了。痛定思痛后,他决定离开朱家,自立门户。
开明的师傅给他介绍到宋州应天府,那里是大宋的发祥地,有一个著名的应天书院,师傅也给他介绍了这个书院的历史和辉煌。大中祥符四年(1011),范仲淹到了睢阳应天书院,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他更加刻苦学习,更自觉地磨砺自己,以近苛刻的程度学习,他要对得起悲伤的母亲和苦难的自己,要立志成人。他每天诵读到深夜,冷水洗面,五年没脱衣就寝,依然是长山时“画粥断齑”的习惯,有时一天甚至只晚吃一粥。书院的师生都称他是“颜回转世”,以他为榜样,苦学深思,立志成才。
“大中祥符"的宋真宗治理不了国家,尽搞鬼把戏迷惑百姓。这“西洋镜”闹到应天府,书院师生也倾校而出,唯独范仲淹闭门独吟。留守的儿子对其不解,范仲淹答道〉“他日再见不迟”。留守听后范仲淹的事情,便让儿子带上留守府的饭菜送给他,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去看他,发现饭菜丝纹没动,都发霉了。留守儿子很是生气,范仲淹解释说:“你们的深情厚意我心领了,但我已形成长久吃粥的习惯,今天吃了您的如此美味佳肴,这粥我以后我还能咽下么?…”留守儿子默默离去。
功成名就
范仲淹终于在27岁时考中进士,踏入仕途。他在第一时间回到千里之遥的长山报告母亲。母亲已老态龙钟,双目深陷,范仲淹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他经过一凡周密的安排,把母亲和一位朱氏兄弟安排在应天府宁陵新家。
孟子日:“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当然父母最重要。一个人只有对生养他的父母尽孝心,才会去爱别人,系苍生。这是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坎坷的身世,贫困的童年,颠沛流离的少年,使范仲淹跑尝人世界的心酸,感受到社会最低层民众的苦难,同时受到三教等方面知识的熏陶,无疑为他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打下了基础。
天圣=年(1024),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母病重。两年后,母亲在宁陵病逝,仲淹守孝三年。守制期间,范仲淹应晏殊所聘,回应天府书院讲学。他还慕名去了姚崇墓地,姚为武则天丶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为开元盛世第一功臣。他与姚崇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姚祖籍河南陕县,父去世后母改嫁黄姓人家。他当了宰相,曾问母亲:百年之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言:“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相知;人若无灵,埋在一起也枉然。"姚崇后来将母葬在万安山下。仲淹也决定将这里为自己和母亲后世的百年福地。
天圣九年(1631),他决定迁葬母亲,并上书皇帝乞移赠考妣…并恢复范姓。
景祐三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妻子李氏在饶州病逝,三个孩子皆未成人,送回宁陵朱氏兄弟抚养。范仲淹续娶曹氏以后,才把孩子接到任所。
白驹过隙,转眼到了康定元年(IO40)春天,范仲淹已年过半百,他以龙图阁直学士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一天,他正为防御西夏进犯事宜忙的不可开交,醴泉寺的一位僧人千里奔赴延州,告知名刹巳因火灾化为灰烬,众多僧人衣食无着,寄居他乡,师父年老无力,忽忆起他,恳请他捐些银俩,兴建寺庙。仲淹不言,写信一封告知师傅银窑方位,醴泉寺重建了,这是后话。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范仲淹创办的家族义庄。他在苏州购一千亩田产作为基业,又购得房舍,范氏后代将这救人于危难之时的义庄却办了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