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焦虑的原因:
1.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缺乏一焦点宏以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
(反思:一直以来自己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记得年轻时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在事业方面,从来没有给自己定个目标,以至于后来在跟朋友交谈中,抱怨为什么自己找的工作都是属于夕阳行业之类的,朋友一句话惊醒了我:因为我从来没有对事业发展方向有个认真思考。的确如此,婚前,总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于是可以任性地去做一些新鲜、刺激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后果如何;婚后,觉得自己有人可以依靠,以家庭型的妇女自居,于是完全放弃了自我成长。在出来工作以后的那些年里,曾经想过要做点什么,也不过是三分钟热度,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2.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
(反思:正是由于自己缺乏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对自己、对孩子也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家里有本关于亲子类的书籍,刚买回来的时候翻了十几页,后来就丢一边,相比剧情紧凑精彩的连续剧,那本书实在是没有多大吸引力。后来孩子大了些,各种问题浮出水面,我就经常有一种无力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便想到去翻看那本书,看到一两种类似的情况,便依葫芦画瓢,有时候运气好,利用书上的某一个观点,刚好处理完孩子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进行过总结,又把书扔到一边,继续自己的追剧生涯。再遇到孩子的“问题”时,又按照上一次的操作方式……如此循环。)
3.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反思: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接近圆满,物质方面已经达到了自己基本要求,甚至出现了“家和万事兴”景象。直至自己的婚姻再出现问题。我才如梦初醒,剧——不能再追下去;梦——不能再做下去;孩子——不能再随性而为!)
4.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越么越来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
(反思:前段时间加入了一个昔日好友的分享群,经常会分享一些植物美照,一开始我挺积极发言的。有一次,群友们开始分享一些古诗词,我当时特别想说上一两句,却什么也说不上来。那一刻,让我明白了与人的差距。明白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5.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
(反思:之前很喜欢一句话——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世界。在我的理解中,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什么原因,原谅自己,原谅他人,原谅世界就好。可实际上,我只是原谅了自己,对自己一种标准,对他人又是另一种标准,世界离自己太遥远,且不论这个。曾经,我做过一些很离谱的错事,虽然后来悬崖勒马,自认为没有造成多糟糕的后果,于是我选择原谅自己。后来,自己又遇到同样的事情,只是这一次自己不再是施“害”者,而是受害者。我把这个归为“报应”,所以也欣然接受这样的“报应”。)
6.孩子的到来,让躲在龟壳中的妈妈们无处可逃。
(反思:大宝出生后,我有一种错觉,这不是自家娃,因为孩子不管什么原因哭闹,我都可以异常冷静地面对。直至孩子现在6岁,感觉与她好像也隔着一层纱。孩子从来不会主动跟我求抱抱的。后来加入家学,才如梦初醒,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接纳孩子。你怎样对孩子,孩子就怎样对你。)
7.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家学让我懂得:我痛苦,我改变。改变从现在开始,马上行动,不拖延。虽然在事业方面,我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在家庭方面,我已经有了目标,并做了行动。比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