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课《理解孩子的界限感,千万别较劲》复盘
敏感期特征:普遍性,短暂性
出现→足够刺激→顶峰→形成能力→消失
1.动作协调敏感期:1.5~4岁
特点:自己走路,开始学跑,踮着脚站,不用帮助可以在家具上爬上爬下,扶着栏杆可以上下楼梯,什么都喜欢自己来
如何支持:给予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可以提高创造力的玩具
2.秩序敏感期:1~3岁
特点:对自己的东西和亲近的人表现出占有欲,开始按照颜色形状排列物品,喜欢重复,记忆力好,转移注意力后依旧会情绪反复
如何支持:留着孩子情绪变化,温柔且坚定地和孩子沟通,持续不断温暖的身体接触
3.小物品或者小细节的敏感期:1~3岁(2岁达到顶峰)
特点:随便乱涂画,反复翻容器倒出里面的东西,更常用某一只手,喜欢搭积木推倒,插洞洞类游戏,转门把手翻书页
如何引导:观察孩子如何自如摆弄小东西,给予时间空间
4.语言敏感期:0~6岁
特点:听懂成人语言并给予回应,肢体动作结合语言表达,听懂简单指令,喜欢重复对话中听到的词,会简单词组,常用我和你
如何引导:注意表达方式,根据孩子能力用词,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尽量用简单的字词和短句,教物体正确名称(减少儿语)。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告诉正确发音,保持耐心,积极互动
5.感官精致化敏感期:0~5岁
特点:物体移动且看不见时能够找到,喜欢躲猫猫,喜欢模仿,分清上下里外
如何引导:玩角色扮演,躲猫猫游戏
6.社会行为敏感期:2.5~6岁
特点:喜欢观察其他孩子,会争夺玩具和关注,不开心时会打人,并且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伤害其他孩子,不分享
如何引导:为每个孩子提供足够的玩具,准备调解员,肯定孩子的自我(是的,这是你的),引导正向表达
感悟:每个敏感期都经历过,也还在进行中,到了跳跃敏感期,提供很多方式带他跳,手部敏感期,喜欢扔,带他投篮球,抓住敏感期使劲练他。喜欢看地上的小蚂蚁小虫子,每次都带他一起看,一起去找,也提供很多小物品顺便锻炼精细动作,语言方面,还不太会说,自己语速此比较快,耐心总是不够,需要加强。躲猫猫原来是感官精致化敏感期,糖豆特别喜欢,可以多多增加这样的互动。自己的东西大多数不愿意分享,被抢玩具会争夺回来有时也会出现咬人情况,每次会给他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