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从洛阳老城出发,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龙门。
龙门古称“伊阙”,的确堪称风水宝地。放眼望去,两山对峙,伊水穿流,宛若一座天然门阙。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择居于此,并鼓吹:“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历朝历代的游人之所以造访龙门,不单是欣赏这里的地望风水,更重要的是因了龙门山的摩崖石窟造像。
龙门石窟与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据统计,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内,共有佛像97000余尊,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造诣可见一斑。
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型,一为魏窟,二为唐窟。唐朝石窟占总数的60%以上。据说武则天居住洛阳期间,唐朝在石窟开凿方面花的功夫最大,武则天本人还捐过8万钱哩。
龙门石窟的宣传册上说,这里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丁亥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三峡远客的我们,一行15人来到了景区。
但见:青山、绿水、道路旁柳树成行;巴士、轿车、仿古街人流如潮。
时值洛阳牡丹节开幕,成千上万进出龙门山的男女老幼,潮水般涌上围栏甬道、涌向石阶、涌到石窟边,或攀爬上行或悠闲离去,黑压压延绵成多条长蛇,缀成颇有气势的游龙景观。
我与妻感慨:这哪里是人看佛呵,分明是佛看人。
就这样匆忙着,拥挤着爬上走下,在龙门山一侧转了一圈。身疲事小,眼里空落落,心里感觉颇不是滋味。
我们来龙门石窟,看到的只是历经千年开凿的宏大规模,而不是神态迥异的万千佛像了。一路上行下绕,数不清的石窟内竟空空如也。即便窟内有佛,也多系无头之身,或有头却缺胳膊少腿,不看则罢,看了叫人揪心。
尽管如此,依旧人流如潮。攀上奉先寺的人,多得连照像留影成了难事。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的老大,长宽约30米,看上去是保存最好的。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颇具神韵。可仔细一瞧,其余几尊佛像,都有人为造成的缺失。
另一个著名洞窟宾阳洞,有11尊大佛像,亦多有缺憾。
万佛洞则显然是空有称谓,名实不堪比较了。
整体看来,用十窟九残或十窟九空来比喻这里的境况,似乎并不过份。我猜想,当年“破四旧”的劫难,这里肯定未能幸免。若非那些少得可怜的大石佛人莫奈何,一样会被砸得体无完肤了。呜乎!
我与妻都参观过重庆大足石刻,老实说,大足石刻保存的完好性,令我们吃惊。同在蓝天下呵,大足石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念想,而龙门石窟留给我们的却是哀叹与遗憾。
从对外宣传的层面上说,今天的龙门石窟风景区已使足了力气,这儿声光电设施齐备,服务的软硬件都蛮不错了。门票35元,不算便宜了,不知景区管理者是否留意观察和了解过游客的失落和不满足情绪,是否考虑过采用其它方法和手段来弥补游客的另一种期盼?
一一这是可带走的,我指的不是唐三彩,而是能满足游人精神追求的东西。
破损和缺失无法复原,如今能怨谁去?但龙门石窟不仅佛像雕刻技艺精湛,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这些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呵。
如同介绍龙门石窟的书籍和影牒一样,试将龙门二十品,十九品什么的精心制作为光影集成的当代艺术品,中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