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读书笔记《鲁迅全集卷四》之《三闲集》1928

进入1928年,先生明显要忙碌许多。先是发表了一篇《“醉眼”中的朦胧》,和创造社进行革命文学的讨论,我用“讨论”这个词,觉得在那个时代,一切新思想的冲击,都会产生出不同的观点,双方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说明,也无可厚非的,只是火药味浓了,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用“争论”这个词,大致也是合适的。

之后,先生在收信与回信之中忙碌,不断有人写信来和他探讨文艺与革命、文学的阶级性等问题,间或在杭州还出现了另一个鲁迅等,先生还要做出非此鲁迅的声明,期间还有关于态度气量和年纪的争辩,还加上要抄“小说旧闻”之类,真是能感觉到一九二八年那压抑的环境。

凡十四篇,题目如下:

“醉眼”中的朦胧

看司徒乔君的画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通信(并Y的来信)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革命咖啡店

文学的掌故(并徐匀来信)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摘录先生名言:

1、这艺术的武器,实在不过是不得已,是从无抵抗的幻影脱出,坠入纸战斗的新梦里去了。(《“醉眼”中的朦胧》)

2、但我却爱看黄埃,因为由此可见这抱着明丽之心的作者,怎样为人和天然的苦斗的古战场所惊,而自己也参加了战斗。(《看司徒乔君的画》)

3、在文艺批评上要比眼力,也总得先有那块扁额挂起来才行。空空洞洞的争,实在只有两面自己心里明白。(《扁》)

4、近来的革命文学家往往特别提惧黑暗,掩藏黑暗,但市民却毫不客气,自己表现了。(《太平歌诀》)

5、大概以弄文学而又讲唯物史观的人,能从基本的书籍上——钩剔出来的,恐怕不很多,常常是看几本别人的提要就算。(《文学的阶级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