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家庭治疗》第四章家庭治疗的中间阶段读书笔记@玉锦凌罗——淙淙

这一章是为了回答问题“在评估结束之后,家庭治疗师现在该说些什么,说些什么”。

这一章总共涉及了五种家庭治疗干预的方式:

1.生命周期信息:

        生命周期信息是青少年及其父母不同时期各自必须完成的任务,一部分任务需要全家出动,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另一部分任务由青少年负责独立完成。健康的家庭有更强的灵活性,允许青少年搬出家庭福独立,也要允许青少年再次回到父母羽翼之下寻求支持。

2.发展性重构

      有一个前提,所有现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卡在一个发展阶段的信号。成长的同时,麻烦也在成长,这句话是这个观点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有的麻烦本身就是发展带来的,理解发展,才会理解麻烦。尤其是还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父母所做的应该是倾听和陪伴,他们很多是可以自我治愈的。

3.仪式:

        三种仪式,分别是青少年,既是孩子又是成年人,这种仪式对于家庭治疗意义在于,青少年的这种仪式,在父母尚且意识不到的时候或者产生矛盾分歧的时候会让生活变得很糟糕,但一旦意识到并处理的当,因为两种角色都是合理的,仪式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澄清他真正的发展问题。

奔赴新旅城的治疗性仪式肩负着发展性重构的重任,仪式解开了两种互相矛盾的信息之间的结。

时间旅行,可以让不同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根据协议,协商确定哪个日期过哪个时间,这个仪式可以回到过去,又可以畅想未来。但应该这种仪式需要双方有良好的沟通基础。

4.挑战文化话语:

        文化话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如今,面临新时代、新挑战、新机遇,现今成人的话语分析模式不仅不能反映青少年的现实需求,而且给他们的发展与创新带来障碍。要想让青少年认同并同化吸收,要懂得他们的青春话语,现在平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咨询师更多地要了解青少年的青春话语,才能更好地建立咨询关系,有良好的咨询关系才能谈及咨询的进展和效果。同理,如果父母能够多懂得文化话语,也将更有利于彼此的交流和沟通。

5.外化问题

      这个技术可以是现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双方的关系,将自己身份外化。想起自己大学时上心理咨询课,老师举的例子是要时不时脱离出来,跳到空中去查看彼此的形态需要动作。很形象。这个方法很有效到也对咨询师提除了更高的要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