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慈悲,微风醉人。蓝天、白云,青鸟、黄叶,自然的一切都美得不像话。我的心情也随着风和日丽起来。
像往常一样,掬一缕阳光,小心翼翼地放进上衣口袋,这样一整天都是积极温暖的。
在小区门口的暖阳下等朋友,旁边有不少阿姨们,带着小孙子和小孙女。我无心偷听什么,可那些话却声声入耳。
“我那个儿媳啊,让她要二胎就是不要。”背后的阿姨1号,先抬眼望了望四下,扭过头去跟树旁的阿姨说道。
“都一样,光顾着挣钱哩。现在的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阿姨2号也窃窃的,拉了拉小孙女,叮嘱她小心点,别摔倒了。
三米开外的阿姨3号本来正跟阿姨4号聊得火热,听到这个话题,也急匆匆跑过来:“谁说不是了,不过这样,你省的给带了,轻松点多好。”
3号阿姨兴致勃勃地,想融入这个话题,但是被3周左右的孙女一声“奶奶”拉了回去。
4号阿姨继续道:所以说啊,现在催也没用。
然后,3号阿姨放低了声音,脸上都是农村妇女特有的谈到性时羞赧怪异的表情,似笑非笑,一种痞在眼里炬成光,溢出来了:现在的女的都不傻,知道做措施了。
小孙女又叫了一声“奶奶”,在四腿间碰撞着,轻轻地拉了拉3号阿姨的衣角,想要去别处玩。这下,彻底把3号阿姨惹急了。
“奶奶说会儿话怎么了?啊?!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她提高了嗓子竭力嘶吼着,阳光下,唾沫星子四溅。
小女孩哇的一声就哭了。
引得我,忍不住抬头看。
“这么大闺女了,一天天啼哭,哪有你这样的,带你出来玩,你也不跟人家玩,再这样奶奶不要你了啊!”
3号阿姨见并没有震慑到孙女,继续呵斥着:“还哭,再哭,奶奶走了,不要你了!真走了啊!”
说着就往后退了几步。小女孩哭着追过去,抬头,冲奶奶张开双臂。
“还哭,不准哭了,你看看,人家都看你呢!笑话你呢!还哭。”3号阿姨估计是被我炽热的目光灼伤了,训斥孙女也连带着捎上我。吓得我赶紧往朋友来的方向看去。
这件小事,给我心灵一击。
如果孩子的妈妈知道,奶奶是这样带小孩的,心里作何感想?该有多心疼?恐怕比自己挨了一巴掌还要痛吧。
一个不到3周岁的小女孩,被如此亲密的人用这样刺人的话语,这样冷漠的方式对待,她小小的脑袋瓜又是怎样想的?在她的小小世界里,她想得清楚为什么吗?
孩子的奶奶不知道,语言的力量有多强大。看看受过此待遇的90后就知道了。难道还嫌问题出的不够多吗?她的这种方式在农村很常见,但是“常见”,不代表正确。
她不知道她这样做,正在一点一点毁掉孩子的安全感,正在一点一点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从而走向自卑,甚至是抑郁。
觉得我说的严重吗?但很多东西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渐渐变了味道。这位奶奶的做法可能只是一时的,但给孩子的伤害却是一生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逐渐将自己包裹起来,不愿再与人交心。即使和人交往,也总是偏讨好型人格,不太懂得如何爱护自己。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就觉得心底哪里仿佛缺了一块似的,总也填不满。
这也令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孩子小时候明明很乖巧懂事的,长大了反而不听大人话,也不愿跟大人多说一句,还学会顶嘴,变得叛逆了呢?
当更年期碰上青春期,撞的烽火连天、烟雾弥漫,没有人能冷静的下来。家长觉得孩子不管不行,于是说个没完,孩子觉得大人不可理喻,无话可说。
没有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没有人想着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向外求,却从不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于是,怨天尤人,于是自暴自弃。
我们都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可是假如曾被伤害,我们就可以一直拿受伤当做不成长和堕落的挡箭牌吗?曾经的糟糕已经形成,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今后的精彩,由我们自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