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她先改变了自己的行动
买衣服,一般要试过看合适与否,才决定要不要买,为什么?因为试过之后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才知道穿上好不好看,也才决定买不买:自己喜不喜欢?是否实用(穿的场合多不多)?价格能不能接受?
这个“试”就是行动的过程,这个“买不买”是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先有行动,再思考。
比如:小C一直觉得自己胖、腿粗,穿裙子不好看,几乎不穿裙子,去逛街也是看裤子。
有一次去逛街,试了几条裤子都不满意,这时导购拿来一条A字牛仔裙:
导购:来试一下这条裙子,应该挺适合您的
C:我太胖,不适合穿裙子,以前试过不好看
导购:哪有女孩子不穿裙子的,再说你也不胖啊。咱家这条裙子版型好,您先试试看
C想着,反正试试又不要钱,结果穿上之后,效果很好,C自己都被惊到了,又搭了个店里的改良版衬衫,C自己都觉得很不一样,也才发觉,不是所有的裙子都不合适,只是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那一款;衣服看是看不出来啥的,要去试过才知道效果。于是,C决定,以后穿裙子。
2
新认识了一个人,我们总是想法设法找到两个人的相似之处,专业相似?出身相同?认识共同的人?如果是的话,就会感觉有很多共同话题可以聊,也聊得起来;如果不是,心里可能就会觉得彼此不是同一类人,也就没有了想聊起来的欲望。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可以肯定滴说,不好,因为相似度越高,圈子的重合度也越高,能提供给自己的新观点。新资源就更少,而你,只在有限的圈子和资源里来来回回,能有多大的发展?
说实话,我就是个这样的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上着一个没多大挑战的班,交流的人基本限于同事之间,主动勾搭的人也基本是看着和自己相似的人,最近越发地感觉到没劲,有点虚度人生的感觉,努力寻求改变,却还没有效果。。。觉得人与人之间能交流的真诚就好,费心经营太有心机,很不喜欢。
但是,今天的内容说了,你能做到怎样的高度,不仅与你做的事情有关,也与你结识的人有关。
自己要是个能满足眼前工作生活状态的人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在特别不满与当前的状况,却又混混沌沌不得法,那就看看今天晨读给出的建议吧:
001、参加一些从来没参加过的回忆,争取在会议上认识一些新朋友
002、和部门外的人交流,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 --- 这个在做,也仅限于饭余
003、多出去走走,见人,和不常联系得朋友聊聊天
004、积极主动地认识别人、保持联络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
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要学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来调整自己的路径,顺势而为。
后记:
今天的感悟特别不顺畅,1和3的点都是早晨听的时候想到的,但下笔写的时候,打断太多,都是“散文”了,自己都不忍直视。明天不能被打断,写成啥就是啥了,今天写的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