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上进的人,永远都会焦虑。
这类型人格对抗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沉下心钻研,努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有了自己所属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进入忘我的状态,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放松。否则,不管你如何安慰自己,你的内心中都会不断的告诉你,你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你很平庸,你一事无成。
除了把自己逼到极限,不断进步之外,你永远无法逃避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那是你对自己最赤裸的看法,再多的借口都无济于事,你自己都知道那些不过是你逃避的粉饰。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追求更强,你才会觉得内心是充实的,你会感到平静,会觉得自己生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不管在什么地方高就,请记住: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入一行先别惦记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赚不到钱赚知识,赚不到知识赚经历,赚不到经历赚阅历,以上都赚到了就自然赚到钱了。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高度。让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自己的人生,自己去掌舵;自己的生活,自己去把握;自己的痛苦,自己去消化;自己的压力,自己去承担。别人谁都不能支撑你,唯有自己学会靠自己!
人生,需自渡!
想要改变现状,就要忍辱负重;想要冲破障碍,就得咬紧牙关!留不住的人,让他走,
做不到的事,换方向。
苦海再大也有边,只要你不放弃,早晚都能出头。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乐事可慕,苦事可畏,此是未至时心耳。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趁梦,此四者犹有彷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密,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元祐三年八月五日书。——苏轼《乐苦说》
【译文】
羡慕乐事,畏惧苦事,这是没有遇到乐事和苦事前的心情。等到这些事情到来,亲身经历,就不会羡慕或畏惧了。事情过后,如何比喻自己的遭遇呢?如果一定要比喻,也是捕风捉影,无根无据,恍恍忽忽罢了。如此推究,也是毛病,姑且以此病来对治彼病,彼此相磨,才能心安。想把这个道理告诉世人,不过现在还不行。元祐三年八月五日书。
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
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纻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癯仙。
——苏轼《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