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一场暴雨,让大暑的天气瞬间变得清凉了许多,早晨走在路上,丝丝的凉意令人有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
莫名其妙的心绪很坏。虽然知道这改变不了什么,但情绪低落却是个真实的存在。
感觉似乎很长时间了,心里压抑得一如吃了苍蝇般的恶心,有一种情绪堵在胸腔无法释怀的感受,一种被人捏着脖子前行的感受,生不如死的郁闷。
一到周末心情就格外的差,莫名其妙反复纠结的批评,让人在失去信心的同时,也如跌入深渊般的无望。
怎么做都不对,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在工作上太较真,凡事都想做到精益求精,对外人总是尽心尽力,长时间的高要求,导致常常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总会不时的为难自己,也会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如今经历的多了,也算是看明白了,对于不在乎你的人,看不上你的人,你做什么都是错,还不如放过自己,什么都不做。一些事一如手心里的沙子,与其捏得太紧还遗漏不如放开手任其自然来得轻松。
世间除了生死,能有什么事是大事呢?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安身立命的地方。家人,是最亲近的人,是最重要的人,也是最应该善待的人。
很多人羡慕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生活,更令人羡慕的是,这一家人风雨同舟,自始至终都相互包容。
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相伴相助,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也就不复困难;所以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二人家庭生活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杨绛生孩子住院期间,钱钟书一个人生活。
他不时到医院探望杨绛,却常苦着脸对夫人说:我又做坏事了,今天撒了墨水,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钱钟书放心回去了。
明天又不小心把灯给砸了,杨绛问他是什么灯,他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只要夫人说句“不要紧”,钱钟书便会深信不疑,并且充满感激。
爱是迁就,爱是包容,需要懂得感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家人,能够不求回报、毫无保留地爱着我们。
家人之间应以爱为纽带,满腹抱怨只会让矛盾越积越多、关系也会越搞越僵,越是对待亲人,越不应该乱发脾气。
生活中我们常犯一个错误:把笑脸送给外人,却把脾气留给亲人。
别人的小恩小惠,我们非常感激;家人的关怀备至,我们却视而不见。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意思是,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夫妇互敬,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对待生人要“熟”一点,对待熟人要“亲”一点,对待亲人要“敬”一点。
在外面,待人要热情、热心;回到家,更应该多一分克制、少发点脾气。
俗话说得好: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
此生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亲爱的家人幸福、快乐。
一家人在一起,要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和体谅彼此的不容易,用温暖的心为家人驱散寒凉。
我们辛苦工作,是为了让家人开心,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要本末倒置,把外面的坏情绪带回家里。
父母生你、养你、不欠你,人这一生,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并不多,不要对父母乱发脾气。
爱人是敬你、护你、支持你,陪你到老的人,别让最爱你的人承受你的坏脾气。
对待爱你和你爱的人,让坏情绪归零,让温暖回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