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武志红的公众号中看了一篇文章《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文中以去餐厅吃饭为例,对自我价值感高和自我价值感低的A、B两人做了一番对比。
A是很自信的人,他与服务员沟通时的气场、表情、神态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服务员为他服务的态度,服务员通常可能会热情而尊重地接待他。
如果服务员的态度不好,A也能合理的投诉或是换一家店来维护自己。
B的自我价值感低,他来到餐厅,用底气不足的声音,以“真的很抱歉要麻烦你了”的态度,挤出一脸谄媚和讨好的表情对服务员说:“您好,我要个XXX,谢谢!”
B的语气和态度等本能的会传递给服务员一个信息——这个客人不重要,我不用在乎他。
所以服务员就可能用不冷不热、不在乎的态度来对待B。
服务员的态度会令敏感的B不舒服,但他不会对服务员表现出不满,也不知道换一家服务让自己感觉更舒服的餐厅。
看到这里,我马上对号入座——这B类型的人说的就是我,以后我要避免对服务员表现出"低声下气"和讨好的态度,以免遭到服务员的冷落。
正好,今晚我们一家三口到餐厅吃饭,在点菜的时候,负责点菜的服务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态度冷冰冰的,看到我们犹豫不定要点什么菜时,她脸上明显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站在旁边看着我和女儿在讨论选择哪一道菜,她也一言不发。
在那一刻,我想到文章中的内容,马上意识到可能是我们的表情和神态让她认为我们是不重要的,所以她才会表露出缺乏热情和尊重的态度。于是,我有意用一种比较坚定而又大度的语气要求她给我们做介绍,她这才开口说话,但也只是随意翻着菜单对我们说:“你们可以点这个,点那个也可以,要不就点那个……”
最后,我们没有采纳她的随意介绍,自行选定了几样家人爱吃的菜。
饭后,我女儿说下次不来这家餐厅了,菜不好吃还不说,关键是服务员态度不好。
我赞同了女儿的观点,并跟她分享了我刚看到的文章,提到B类型的人,说服务员有什么样的态度跟客人的表现有关系。
女儿反驳我:“才不是呢,我在别的餐厅,服务员对我态度都是很好的,这不关客人的事,有些人就是这样的,ta心里不爽,也不想让别人爽。”
说来也奇怪,女儿这么干脆的两句话,一下子就把我从B的座位上推落了下来。
我细细回想了一下,我在餐厅遭遇服务员态度不佳的次数其实非常少,我所遇到的服务员大部分都是非常热情的。我怎么能因为偶尔遇到态度不好的服务员,就认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得不到服务员的热情和尊重呢。
再往深里想,文章中提到客人的气场、表情、神态决定服务员的态度,并没有说“绝对”,而是说“可能”。
在这个提倡“服务至上”的年代,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的专业素养越来越高,大部分服务员对客户都是一视同仁,极少出现“以貌取人”现象。不能因为少数服务员缺乏热情而认定是客人的原因。
另一方面,客人用尊重的态度、礼貌地对服务员说:“真的很抱歉要麻烦你了”, “您好,我要个XXX,谢谢!”,是客人高素质的表现,并不应该将这些行为与“谄媚”和“讨好”划上等号。
我们也没必要为了博取服务员的"恭敬"而表现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态度。
人是应该不断进行反省的,人和人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我们不应该对别人的错误行为负责,用别人的错误证明自己的不够好。
他人不高兴,态度冷漠,那是他人的事,我们无法改变他人,我们能管好的只有自己,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对他人表达应有的礼貌和尊重,不管能不能换来同等的礼貌和尊重,我们都应该悦纳它。
感谢女儿的一句话,让我有这样一番反思,让我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
其实这篇文章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不要随意的把任何理论和概念往自己身上套",在我看来,这句话是专门提醒我这种喜欢对号入座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