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面子主义,以前在官场上流行的,如今也可以慢慢流入到其它领域,写作,阅读,直播,教学等等。语不惊人死不休,博眼球,蹭热搜,雷人,搞噱头,成了吸引读者阅读的套路,同样也在消磨读者的阅读热情,毕竟再好的标题也能以掩盖庸俗无味的文章。今天我就想来这里说说形式主义的危害,希望点醒自己和你。
形式主义,注重形式的新颖,整洁,大气,但是内容空洞,乏新。
现在为了迎合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都在争先恐后地学习写作课,了解写作变现,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弯道超车,走捷径,快速体验到写作变现的乐趣。任何事情都有套路,这个没问题,但是不能把套路用的太多,就好像一个模具里面刻出来的一样,看多了也会腻,标题党更是如此,为了让读者进来进行阅读,心理学都用上了,比如好奇心,贩卖危机感,蹭热点事件,名人效应等等,我就是深受其害,每次以为发现了个宝,点进去发现扑了一个空,失望之情难以言表。
写作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内心深处的灵魂感悟,写作不是为了满足谁而刻意为之,至少应该本着真实性,不去主观臆断胡乱猜测他人做事的想法,很容易将事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这是思想上的形式主义,还有文章结构上的。
文章插播很多图片,段与段之间用不同字体区分,让人看的确实清爽美观,但是一读文章内容,就捉襟见肘,文过饰非了。主题不说多前卫,关键是思想太单一,内容也是拼凑的,想来肯定受过套路课程的设计学习,这才有了这等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希望今后多注意内容的升华就完美了。
形式主义在于分享的方式,过于花里胡哨,让人捉摸不透,喊口号,不切实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任四海皆准的法则,写作和阅读也不例外。因为是写作平台,讨论其它行业不太专注,索性把矛头直指与写作有关的事情上吧。最近研究思维导图这个技能,以前被别人视为金牌工具,人人都在用的思维导图,如今用来其实多少变了味道。其中画画和不同颜色的笔就是其中最大的诟病。思维导图是目的和初衷是为了整理大脑里的思想,让知识点和逻辑思维进行联系起来,通过我们自己架设的线条和条件,最后形成一个网络,剪头指示方向。可是现在世面上讲的思维导图成了一个藏宝图,里面画了各种各样的画,剪头从线条变成了加粗的剪头,更加文艺和艺术美感,看完眼前一亮,最后啥也没记住,因为图像占据了视觉的全部,文字通通被忽略了。要知道传达信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文字,画画太直观了,只能是物体,无法表达情感,这一点很少有人在乎。
画画倒是其次,更加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无法细化到现实生活中,不能转化成实际行动。就是爱说漂亮话,培养习惯靠的是坚持,坚持就是每天日更,如何写日更,那就是靠坚持……我似乎也陷入了这种死循环之中,不能很好的解释形式主义的危害,反而赘述了这么多无聊的内容,难道就是为了凑字数吗?
形式主义的解决方法:讲真话,写日记,为自己服务。
形式主义的核心是利他主义,意思就是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他人,他人喜欢,获得别人的认同感作为第一要义。而我反对形式主义的主要中心就是利己,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服务。
想想我们写日记,写的都是心里话,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目的就是真实还原现场,虽然有时候带一点感情色彩,但是至少落个真实性。不用讨好别人,不用在乎主流思想,不用拘泥于形式束缚,只要能准确表达就可以,题目更不用绞尽脑汁来想,这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
除了写日记以外,你还应该把写作的心态做一个调整,那就是为自己服务,不是自嗨,而是出于本心的那种表达。不为迎合别人,不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进行评判别人的得失,要以自身亲身体验为标尺,虽然这其中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但是至少可以留下足迹,等待日后回过头来重新阅读,有新的启发和感悟。
我从来都是一个感悟良多的人,不是多愁善感的那种,是对一切事物充满自己的想法,总想把里面的内核找到,与大家共同交流,以此产生更多有趣的想法之花。为此我还专门建了一个分享群,是日分享群,每天都把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分享给群里的每一位好友,也希望他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分享他们的经验,奈何好的行为总需要时间来检验,参与者寥寥无几,虽然有点失落,但是至少他们没有退群,他们可以看到我的分享,我想日后在我的影响之下,会有所改变吧!
今天讨论的形式主义的目的就是想点醒自己和像我一样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刻板,为了迎合别人而去做这件事,更多的是出于内心需要,表达的方式上可以选择质朴无华的语言进行表达,因为名词和动词才是最好的表达,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那些所谓华丽辞职大多都是形容词,就像夜晚的霓虹灯,五颜六色,对于照明还是路灯的淡黄色最好。
类比推理的方法是我刚刚想出来的东西,当你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无法举出名人事例,那就用它好了,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东西来代替,物是工具,好坏全在使用者手里。形式主义也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用它来干啥,是不是实事求是,是不是哗众取宠,是不是虚有其表,是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写作和阅读都是做不了假的,因为都需要你的思想来加工,只有那些照搬照抄的人才会觉得缺了那一块都不完整,只有原创者知道,少了某一处会更好。一个是形式美,一个是内容美,如果两者可以兼得,一篇好的文章也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