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孩子
想了三天。
每天面对这三个孩子,一遍一遍的教,他们很认真的一遍一遍的听说读写,但结果总是让我们沮丧。最终第三天,我把三家父母叫到一起了。
我先把这三个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非常详细地跟他们的父母讲了一下,包括我们使用的方法,辅导方法,包括孩子的认真、用心和特别好的学习态度。但是结果就是,一切几乎看不出来任何进步和提高。甚至连最简单的认字写字阅读都无法进行。
他们的父母沉默了一会。然后还是说孩子没有用心学。。。。我打断了他们。
就把我查阅的这些资料,给了他们。
我等了二十分钟,他们看完。
当时我特别把关于学习障碍的原因,和智商不是一回事这两件事,用特别大的字标出来,我又特别把这事解释的特别清楚。
就象是你一次能吃五个馒头,我只能吃一个馒头,你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一样。就是这么简单。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这些差异跟他们的智商没半点关系。相反,他们还是在某一方面的天才。我就举了中外名人的例子给他们听。
自然,我也把这些孩子学习最终很提改变和提高也说了。这跟好好学,不好好学没关系,也跟聪明不聪明没关系。这与孩子他想不想学也没关系,只跟你们生他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啦,遗传啦,有关系。这些我们是很难改变的。能改变,但是不容易。
也不用担心,这些学习障碍并不影响他们的以后的生活。就只是在学习方面费劲。
这也是我用了各种办法,他们都很难记得住,写的出。。。
很显然,今天我对三个孩子的定义,他们的父母一时很难接受。尤其小凡的妈妈。小凡那么聪明可爱,那么能干,那么听话,那么会说,又怎么可能是什么学习障碍呢?
那天,小凡的妈妈听我这样说完,什么也没说,拿着我给他的关于学习障碍的资料走了。
小林和小杰的父母倒是听明白了,过了一会也最终接受了。而且我也明确告诉他们,他俩的情况一样,又是堂兄弟,这里面有遗传因素在里面的。
你们想想,先不说他们的学习障碍,他们写作业时的姿势都一样。我拿出了俩孩子写作业时我特别拍的照片。
别的孩子都是好好的坐在板凳上的,但他俩都是双腿跪凳子上,身子趴在桌子上,趴在书上,握笔的手都是向内扣,笔向后翻的。跪在凳子上问题每天来这都说,但是每天都一样,又回到跪着的样子。他们的握笔,下笔力度,本子上高低压力不等的笔迹,左右摆动上下舞动的字体,少点多撇的错别字,天天说,说说纠正的握笔姿势,同样的内扣同样的手内扣笔向上外翻,说明了什么,他俩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有遗传因素的。
这些年来的各种辅导班,在我这里的各种折腾辅导,尤其我们的用心,他们不是没有感觉到。只是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都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从暑假,又快一个学期对这两孩子的用心辅导,家长也在等一个遥远的未知的确定的答案。不管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愿意接受,心也就定了。
他们是真的接受了。我也释然了。并不是说他们接受了,不用我辅导了,不用再崩溃了,释然了,是父母接受了孩子学习某方面有障碍的事实,我释然的了。以后,我们都将继续配合去辅导他们。无论结果如何,做父母的也好,当为老师也好,这都是必须对孩子成长和学习要担起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小杰的父母的改变令我动容。为了孩子更好的改变,夫妻俩的工作都调整到了白天,晚上有时候是妈妈辅导小杰认字,听写默写,或者读书,有时小杰和爸爸去离家不远的植物园跑步,骑车。
自然,我给了他们对于孩子初中毕业后的一个成长计划。
很显然,这俩孩子的学习障碍,在现有的条件下,无论我们怎么用心,在学习方面困难很难有大的突破。也就是说,孩子能顺着上完初中,考高中应该没有那么容易,那就早一点给孩子做成长规划。比如初中毕业后,找家不错的技校学点技术或者当兵都挺好,比如计算机操作,比如汽车维修等等。
他们的父母都听了我的建议,在上学期间我们一直相互配合,尽可能的让孩子多认字多阅读,至少以后上的不管是上技校、当兵、还是工作都是有好处的。
之后因为我暑假或者是国庆节带团队出去骑行,不管是去的青岛,北京,还是内蒙,这俩孩子一直跟着我。父母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感动。尽管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有更多的经历,有更好的成长,不管以后怎么样,在成长阶段,所有的都要去尝试。
而俩孩子差了两岁,但是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表现的很好,很贴心,很有担当,很有责任,很有团队精神。在这些活动中,这俩孩子的变化非常大。这也是父母一直坚持参加每年骑行活动的原因。希望倾尽他们所有的一切,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而那天小凡妈妈离开时的表情,我已经知道,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我的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