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实施早起计划之后,果果每天的起床时间也平均提前了30分钟,而且是自发起床。
以往对于果果早上起不来我挺头疼的,用闹钟、放音乐、自己充当闹钟,都试过了,但依然是慌慌张张地做早餐、吃早餐、送幼儿园。没想到,这个疑难杂症在我自己早起的行动中不治而愈。
这不难理解,说得简单点,就是我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了果果。
我推敲了一下其中的原因,早上大约从6点开始,果果从深度睡眠过渡到浅度睡眠,这个时候,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哪怕他是睡着的,也能感知并驱动自己醒来。所以,我6:00起床读书,大约到7:10左右果果就会爬起来找我。
起初,果果对于起床看不到妈妈是有异议的,我告诉他:“妈妈每天都会6:00起来看书或者写作,我就在家里,在自己房间,你可以多睡一会儿,如果醒了,可以来房间找我。”
这不,今天早上他就没闹脾气了,因为他知道妈妈在哪里,在做什么,心里安定就能好好睡,至少在7:30闹钟响之前睡得踏实,我也能安心读书。
早起让我拥有更多时间得以完成白天的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带着果果早睡,一切进入良性循环。
早睡早起的问题解决了,又有了新的问题。
“妈妈,我想吃一颗糖。”这是果果每天早上起来对我说的一句话,大多数时候我是允许的。
先生和我说:这个习惯最好调整过来,不然形成顽固的条件反射,就难改了,有人说吃糖会一定程度导致大脑兴奋,尤其是睡觉前不能吃糖……
我没有急于回答,开始陷入沉吟和思索。
曾经偶尔刷到过一个短视频,视频里,妈妈用零食测试孩子在零食面前的克制能力。大约不足两岁的孩子坐在餐椅里,妈妈在餐盘中放入各种可爱的小零食,并告诉孩子“妈妈有事要离开一会儿,等妈妈回来了再一起吃哦。” “好。”孩子乖巧又可爱。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在零食面前,孩子的动作和表情也被镜头记录下来。
左手不由自主的伸过去,刚碰到饼干,右手就把左手抓回来,还在手背上轻轻拍了一下。右手也想伸过去,干脆把两手插进口袋里。手不能动,那就闻一下吧,闻过后小手又开始蠢蠢欲动。干脆抓起旁边的手套戴上,戴上手套再摸一摸棒棒糖,粗糙的手感似乎淡化了对零食的欲望。坚持了没多久,又开始找事做占占手,把扣子一颗颗解开再扣上…… 当听到妈妈开门的声音时,脸上笑开了花。
在这短暂又漫长的“一会儿”里,孩子的懂事,让人落泪。
视频的评论区出现了两种声音:
(1)孩子太懂事了,简直就是天使,看看我们家那位神兽,丝毫不愿等待,稍不称心就嚎,要是有这孩子一半懂事,我就烧高香喽。
(2)虽然孩子很乖,但也挺可怜的,不太赞同妈妈的做法,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只会听别人的,没有自己的主见。
显然,这个视频所展现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的实验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米歇尔教授对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那些可以抵制糖果诱惑、得到奖励的孩子,在成年后考试成绩更好、社会适应力更强,并提出自控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随后衍生出“延迟满足”育儿法,即在孩子提出需求时,不立即满足,而是设置一些条件,让孩子在等待和坚持中培养意志力,让孩子在见到彩虹之前经历有必要的风雨。
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对于孩子的需求都是先习惯性拒绝,然后提出一些等价交换条件之后再答应。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必过度紧张。
首先,实验的结论比较片面,尽管不排除这一特质的积极作用,但一个孩子“成绩好、适应能力强”一定是综合因素的集成,比如孩子先天的智商、殷实的家庭背景所带来的优质教育条件、人生中落差巨大的境遇和经历,甚至是孩子天生的善良品质。
其次,该实验低估了部分低动机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因为有些孩子对于“再多得一颗糖”的奖励机制也许不是那么的动心。对于喜欢吃糖的孩子,这个过程异常难捱,对于不喜欢吃糖的孩子,就像参与游戏一样相对轻松。
再者,参与实验的孩子家庭背景的不同,会影响孩子在实验中的行动表现。比如,有些孩子在家可能经常吃糖,对于实验中的糖果诱惑比较能适应,而有些贫苦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长期吃不到糖,在实验中很可能立即吃掉糖果。
那么自控力对于我们的人生到底有没有正面意义呢,当然是有的,而且意义非凡,不过这一概念更适用于个人潜能突破、职场效率管理、企业远景规划。比如,对于解决拖延症,“延迟满足”有着显著效果。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就有一个案例:
作者:你喜欢吃蛋糕吗?
患者:喜欢。
作者:蛋糕和蛋糕上的奶油,你更喜欢哪个?
患者:当然是奶油。
作者:那你是怎么吃的?
患者:我肯定是先吃奶油,再吃蛋糕。
然后作者从患者吃蛋糕的习惯出发,与之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果然,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患者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而剩下的六小时里,对于那些棘手的差事,总是本能地回避,不知不觉时间过去,工作就拖延下来了。
于是,根据作者的建议,患者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最棘手的事情,而剩下的时间,工作变得相对轻松起来。与其轻松一小时痛苦六小时,还不如痛苦一小时轻松六小时。患者是个意志力坚定的人,这个方法很快凑效。
而对于低龄孩子的教育,我更提倡该育儿法的适当应用。
回到果果提出的“吃糖”,我是这么回答他的:
(1)吃糖可以,按照我们的约定,一天吃糖不超过3颗,你可以一下子吃完,也可以分两次或者三次吃完,只要不超量,时间点你自己安排。
(2)吃糖之后记得清洁牙齿,如果你是早上吃,建议吃完再刷牙。如果是晚上吃,建议饭后吃。
以上两点,5岁多的果果做得很好。
“延迟满足”在育儿上的应用,需注意:
(1)不要过度使用“延迟满足”
0到3岁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什么都谈条件,孩子感受到的更多是冷漠,而不是爱。
(2)不必克制天性
在孩子心里,糖果意味着幸福。喜欢吃糖果是孩子的天性,没必要刻意压制,越压制越想吃,你不让他吃,他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吃。过度的延迟满足反而会放大欲望,满足了反而不觉得非吃不可。
一个在童年吃糖果都要受到全垒限制的孩子,内心是有缺失的。尤其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完全不用苛刻。
家长可以做的是:规定吃糖的数量、吃糖的后续动作、糖果的种类挑选(选择健康高营养、有机低糖类的糖果,增加健康零食的丰富度)
(3)在“延迟满足”的时间调控上保持机动性
也就是延迟多久,不要一开始就定15分钟甚至更长,建议从5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弹性的规则。“延迟满足”能力不是一开始就具备,而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步发展出来的。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饮食是适时应变的。刚出生的孩子喝奶,然后逐步加入辅食,再然后逐步向成人饮食过渡。凡事还是要讲究循序渐进,转奶慢慢转,辅食慢慢加,教育方法的应用也是一样,不能一蹴而就。
(4)孩子身上的任何特质都有反向作用力
比如:实验中立刻吃掉糖果的那部分孩子,自控力确实不强,但他懂得及时行乐,在做决定时不会优柔寡断;性格内向、不擅交际的孩子往往内心世界丰富,更加善于思考;有敏感特质的孩子,通常心地善良,有同理心。
(5)“延迟满足”的焦点在“满足”而不是“延迟”
满足是目的,延迟是策略,而策略是可以调整的。不管是立即满足,还是推迟满足,最终追求的还是满足。合理的“延迟”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
由此可见,“延迟满足”这个方法,在作用阶段、作用对象上,是可以进行错位匹配的。
生活工作中的经验和道理,不能放在一个维度上论对错,就像矛盾之间的互相依存,“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和“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矛盾吗?好像挺矛盾的,那大丈夫到底该怎么做呢?还得看用在什么情境之下。
或许我今天表达的不够周全,书会继续读,文会继续写,说不定哪天也会拿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没关系,让知识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