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微信客户端上面的各种新旧bug,有修改了的,就标注下来。没有修改的也标注下来。发现新的bug,赶紧记录下来。
这个微信客户端的产品由于是外包,外包公司也不怎么样,产品设计的结构也不行,时间长了,也就只能那样了。那位普林斯顿毕业的女生也走了,她见得也比较多,对这样的产品和公司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差不多一个多月吧,副总经理让我去弄一套刊物,准备把它OCR之后入库。这套刊物叫《史语所集刊》,在近代中国赫赫有名。
于是,我便开始着手收集这套刊物。
先是从网上查找,找它的刊物目录,收集它的各种资料,包括出了多少期,哪些年份按期出,哪些年份由于历史原因拖延滞后。
网上找到了一部分。剩下还有不少,于是向副总经理反映,看看**书局的图书馆有没有。于是获准进入**书局图书馆开始查找。这个期刊的出版年限已经超出40年,不能从图书馆借出。一开始准备自己拍摄,便借了单反相机,灯光,架子,撸起袖子干了起来,但是,干了两天,发现不是个办法。因为效率太慢。人比较累倒是其次,主要是拖的时间太久了。于是从做OCR的外包公司那里借调了几个人,抱着他们的扫描仪过来,同时开工。一天的时间吧,工程告罄。挺高兴。
网上找到的,**书局图书馆搜罗的,加起来还不是总数,于是又去国图查找扫描。用了两个周末,终于搜集齐全。接下来开始整理。一共20来年年的期刊,扫描的共有四万多张图片,我一个人把他们一本一本的分开,编写元数据表。每天加班到八九点。同时进公司的两个人说我一人干两人的活。不管如何,那个时候对公司了解不深,对**书局还抱着敬仰的态度,所以干劲十足,用比较快的速度将这个工作做完了。后来听人事的人说,副总对我这个速度很惊讶。或许这个公司也没什么像样的人了吧。
当时这个公司比较混乱,好像大家都不知道要干什么。意见分歧比较大。比如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员工(不是嫡系,是在别的公司干过,应聘过来的),对市场做过认真的调研和分析。他以为,做数据库,现在不需要做得太精,因为太精细会影响速度,减慢数据库内容的增加,拖延对市场的扩张。因为竞争对手如“爱如生”,其产品的种类和内容已经甩了这个公司数条街了。这个员工也是很有理想的,他的分析也在理。但是,当时的副总肯定不会这样干。如果这样干,那么以前的那些产品思路完全可以抛弃,副总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所以,在一次例会上,副总恨恨地怼了这位员工。后来过不了多久,这位员工就离职了。
虽然持相反意见的员工离职了,但这些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公司的一个特点。公司是**书局下面的子公司,**书局是个国企,这个子公司也兼有了国企的一些共性。同时还有一个自己的特点。由于是**书局的子公司,不可避免地继承了**书局的思维方式和局限性,那就是只限于文献和版本的领域而排挤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招聘人,特别注重学校、学历和专业。虽然这点无可厚非,但,基本属于近亲结婚。其他专业的人,如果不是在这个公司能够向上贴近领导,能够讨领导的喜欢,那就基本属于被排挤的对象。
这样的狭隘专业思维,在狭窄的圈子里构思产品,想想看,产品能卖出去吗?特别是在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小小市场内。
所以,公司刚开始还要开开年会,讲讲年度销售额,谈谈来年的展望。到了后来,这些会也不开了,不汇报销售额了,不也不讲什么展望了。现在,由于中国出版集团的上市,可以蹭一把募投的资金,据说是两三个亿吧。这样一来,就有钱了。然后,就要想办法扩展产品了。扩展什么产品呢?前不久,做了一个给古文断句的小游戏。不断地改进和闹腾。但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只要一提起这个游戏,别的同事的语气基本上都是:“什么破玩意儿?”说实话,这种游戏也就哄一下小孩子而已。既不能圈粉,也不能导流,更不能盈利。也就是副总让大家给测试的时候,在公司里面闹腾一下,让大家转发一下,接下来就云淡风轻,跟没发生过一样。
说到这里。估计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公司基本上是混日子的吧!
的确,这个公司基本上就是一个混日子的存在。拿着国家的钱混日子。产品卖不出去,没有盈利,靠着东拼西凑来过日子。没有技术,没有什么市场份额。对于老总来说,他们做出来这些有胜于无的产品,再到处忽悠一下,靠着关系拿几个什么什么奖,这样,可以在自己的资历上装模作样地填上一笔,以为晋升之用。至于产品实际的功用,什么日活率,月活率,统统没有意义。对于普通员工,没有什么想法的,就乖乖地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如果专业还行,脑袋不太笨,领导会给你一个头衔,给你一个名誉,然后你就更加乖乖地在这里干了。或许领导还会替你想想你的人生大事,毕竟,领导需要你安心干活啊。
今天就写到这里。有空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