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床后打开微信看到之前加的跑步群里大家都在跑步打卡,我打开一看发现一个比一个跑得多,跑得快,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现在连跑圈都这么卷了吗?”。众所周知,最近经常能看到“内卷、内卷化”这些词的频繁出现。一开始我还不太明白内卷到底是什么意思,还专门上网查了内卷的官方定义以及来源。那么到底内卷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百度百科官方提到,据经济学家韦森认为,“内卷”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最早使用的。而使内卷化概念得到发展的是两位人类学家,一位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登威泽,他将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称为“内卷化”;另一位是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其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提出。他在印度尼西亚调查时发现,爪哇岛资本缺乏、土地数量有限,加之行政性障碍等,无法将农业向外扩展,致使增加的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而这个过程被称为农业内卷化。而当今时代”内卷“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就是”人像陀螺一样不断旋转、抽打自己,你可以996,我可以007,输家惨败,赢家惨胜,一起原地踏步”,没有发展的增长,但内部竞争更加剧烈。
目前社会上各个领域都在内卷化,“人人皆可卷,万物皆可卷,经历卷中卷,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虽然看着像是一种调侃,但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各种压力的真实写照。很多事情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兴趣,但迫于周围同事以及社会的种种压力,只能拼命去努力。而就是这种内卷化的现象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内卷的漩涡,每天都处在焦虑之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内卷化呢?
个人觉得目前内卷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是在社会中生存,都难以避免激烈竞争的存在,努力奋斗仍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努力,低效的勤奋是没有任何用的,在反内卷的这条路上,我们必须接纳自己,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盲目跟从其他人,被迫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平和自己的心态,“佛系”一些,不要因为别人表现好自己落后了一点而焦虑,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目标而努力,做好自己,就一定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内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人生越来越迷茫,过度内耗导致自己永远处在焦虑和痛苦中。所以做好自己,保持希望,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一切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