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觉得毛骨悚然。
书中描写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所有人都生活在监控之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一个叫做电幕的东西监控着你。
每个人都被彻底洗脑,统治者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于统治者塑造出来的领袖人物—老大哥,每个人都是疯狂的追崇和极度的膜拜。
没有真实,没有历史,过去发生的事情都被抹灭,历史也被篡改。
无数个人从事这样的篡改工作,把所有的事情改成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比如,这周的巧克力供应量变成了20克,明明比上周许诺的少了10克,却要改成报道一直说的就是供应10克,这样一看,巧克力的供应量没减反而增加了。
主人公温斯顿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都在从事这样类似的更改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就要改掉。
在温斯顿看来,以前的事,一切都淡薄了。没有具体的记录可以参考,甚至你自己生平的轮廓也模糊不清了。你记得重大的事件,但这种事件很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你记得有些事件的详情细节,却不能重新体会到当时的气氛,还有一些很长的空白时期,你记不起发生了什么。当时什么情况都与现在不同。甚至国家的名字、地图上的形状都与现在不同。
对于过去真实存在的事情,温斯顿渐渐的记不清了,但是他的脑海深处又有一个声音,时刻提醒着自己,过去不是这样的。
温斯顿想起自己的妈妈,还有妹妹,他想起幼年时期自私自利的自己,家里食物匮乏,本来就不多的食物很难满足三个人的温饱,温斯顿总是把妹妹的那一份夺过来吃掉。
妈妈不忍心苛责他,哀哀的跟他说,不能抢掉妹妹的食物,妹妹也总是以哀伤的眼神看着他,饥饿使得温斯顿完全不理会这些,他抢过食物夺门而出。
直到有一次,温斯顿出门以后再回来,发现妈妈和妹妹都不见了,他也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自此,他就成了孤儿。
温斯顿想念自己的母亲,他知道母亲是那么的爱自己。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如今的社会,有的是恐惧、仇恨、痛苦,却没有感情的尊严,没有深切的或复杂的悲痛。
没有朋友,没有家人,你谁也不能信任,年幼的儿女们都在时刻监视着你,一旦发现你有不对劲,立马检举揭发。
温斯顿身边有很多同事,都是由于年幼子女的揭发被逮捕,这些小孩子在揭发了父母以后,往往会得到小英雄的称号,各种报道争相称赞。
所以,对于没有儿女的温斯顿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否则,温斯顿一定会第一时间就被思想警察带走。仅仅是每天写日记这件事情,就足以让温斯顿被逮捕。
法律没有明说不让写日记,但这默认就是不被允许的。
统治者要想很容易的控制民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这些民众脑袋简单思想僵化,越没有文化越好控制。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大概就是此理。
二加二等于几?小孩子都知道答案是四。但在书中,却是没有说四的自由的,统治者说几就是几,指鹿为马不允许反驳和提出异义。
后来,温斯顿还是被逮捕了,他犯了数不清的错误。写日记,留下篡改事实的证据,最严重的,是他和一个女人偷偷在一起了,虽然他和妻子已经分手,但这也是不允许的。
两个人为了见上一面,或者要想在一起待上几个小时,要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不被人发现,还要费劲心思的去寻找可以幽会的地方。
幽会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温斯顿还是被发现了,两个人被分开抓捕带走。
至此,又是另一个噩梦的起点。
血腥和暴力都不足以描绘温斯顿所受到的种种酷刑,他们用尽办法拷打他。
温斯顿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清醒的人,他有自己的意识,对于这样的人,统治党是一定要消灭的。
杀人不过头点地,我以为,温斯顿被逮捕以后,直接面对的结果是被杀死。然而并非如此,对于温斯顿来说,死亡反而成了最奢侈的事情。
他们要改造他!从思想从灵魂深处要把他改造成一个傀儡,辅之以严刑拷打,势必要把温斯顿改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再杀掉。
施暴者用着温柔的态度给你说话,手下实施的是最残酷的刑罚。
作者奥威尔以匪夷所思的笔触,描绘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世界。人们认为: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是的,相比较于奥威尔描述的那个毫无人性畸形扭曲的社会,他在书中的预言,更让人警醒。
时隔多年,以我们现在的角度再去审读这些文字,依然觉得醍醐灌顶,细思极恐的是,他说的那些话,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完全能够对号入座。
在奥威尔看来,世界上从古至今分三类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这三种人的目标是完全不可调和的。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回顾历史,改朝更代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个朝代的灭亡,大多是因为有人揭竿而起,取而代之,历经几代以后,又有新的人出现,揭竿起义,成功上位。
这些起义夺权都是发生在上等人和中等人之间,下等人为温饱奔波,根本不会想到反抗,谁统治天下对于底层的劳动人民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让他们有饭吃有屋睡,别的一概不管。
在原则上,这三类人的身份不是世袭的。父母为核心党员,子女在理论上并不生来就是核心党员。加入核心党或外围党都需要经过考试,一般在十六岁时候进行。
我们现在的各种考试不就是如此吗?古时候有世袭,祖祖辈辈都可以享受一个官爵带来的地位和财富,而如今,想要获得某一个职位,只能通过考试这个渠道。
考事业编,考公务员,考教师,都是需要通过考试进行选拔。
关于操控民众意识,奥威尔说,相对于现代标准来讲,以前的政府都是宽宏大量的,因为如今社会,技术在不断进步。
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操纵舆论就比较容易了,电影和无线电的发明又使这更进一步。接着发明了电视以及可以用同一台电视机同时收发,私生活就此宣告结束。
细思极恐,现在的我们,又有哪个人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手机不离手呢?
大多数人已经不会自己思考了,我们接受的很多理论观念都是现成的,还有几个人能够耐心的坐下来看一本书呢?
抖音、快手各种视频软件的风靡,让人乐在其中。明明只是想看一会手机的,刷着刷着视频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回忆一下这一两个小时里收获了什么,除了大脑的短暂的满足了空虚,其他的,一无所获。
除了七八十的老人不会玩手机,没有一个人不痴迷于手机,甚至一两岁的孩子也知道抱着手机看视频。
看完这本书的那一刻,百感交集。我反思自己,假若真的生活在书中所描写的社会,我能够像温斯顿一样,保持清醒不被同化吗?
当身边的人都说二加二等于五的时候,能够坚持说正确的答案是四的人,是真的了不起。
经过了严刑拷打、刑讯电击,温斯顿被折磨的不成人样,才慢慢的不再坚持二加二等于四。
那么,在这个允许一切个人思想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浑浑噩噩无所作为呢?
一个人,要想平庸的过一辈子,这很简单,每天刷刷抖音,看看微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做点有意义的事,哪怕背几个单词,看一篇文字,坚持下去,都会有所收获。
不要让我们的大脑被闲置,多少人看完一个电影读完一本书,下意识的打开豆瓣,第一时间去看别人的感悟,从而获得自己对这部电影或者这本书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用脑子去想一下,这部电影,这本书,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过去的时间已经永远的流入无边的黑洞,永不再回来,我们拥有思考的自由,学习的自由,看书的自由,说话的自由,珍惜当下的每一秒,让自己拥有思辨的能力。
时代的洪流滚滚而过,不做人云亦云的跟风者,不要让自己轻易地被淹没其中。
或许,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该反思自己:有多久,没有真正的用脑子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