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事件接二连三,那就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与行事莽撞、冒冒失失有关。这就是莽撞先生带给我们的启示。莽撞先生的行为,更多是一种冒失、草率的行为,这也是每个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行为。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容易在做事的时候冒冒失失、顾此失彼。对于孩子的莽撞行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认真了解原因,进行积极引导。
一般而言,孩子的莽撞行为所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当孩子出现莽撞行为时,家长不要轻率、粗暴地责骂孩子,而是要仔细地分析原因,针对实际施教与矫正。
首先,小孩子的莽撞行为与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很大的关系。6岁以下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小肌肉运动能力和大脑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都不足,再加上好动的特点,很容易出现摔坏东西、磕磕碰碰的现象。家长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亲切地告诉孩子做事要细心、认真,把东西损坏了很可惜,并对孩子的受伤表示心疼。在此基础上,积极为孩子创设安全的活动环境,鼓励他们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
其次,孩子的莽撞行为与缺乏经验有关。有的孩子经常爬到高处往下跳,有的孩子玩尖锐的用具,导致身体受伤等。这都是因为他们缺乏知识经验,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家长应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事物,积累生活经验,认识行为规则的意义,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同时,通过莽撞行为的后果,让孩子接受教训,帮助他们慢慢了解日常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从而减少莽撞行为。
最后,孩子的莽撞行为与不良行为习惯有关。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做事急躁,贪图速度和数量,不注重做事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家长需要做好表率,平时生活里尽量细心、认真一些,无意识地影响孩子。另外,还可以通过读书、夹弹子、剥毛豆、搭积木、简单的涂色练习等活动有目的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尽可能地避免莽撞、冒失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