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简友的文章里,看到一个新的词:自由创作法。
什么叫自由创作法呢?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比如十分钟,想到什么写什么,任思绪流淌,想到哪写到那,能写多少写多少。
我觉得这倒是挺有趣的一个写作方法,在短短的十分钟时间里,心无旁骛,专注敲字,短时间内清空大脑,不像是写作,倒像是某种游戏。我也来试试,看看这一刻的大脑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呢?
写到这里顿住了,好像没什么东西可写了。今天周五了。不对,是周六。为了五一的这个五天假,前调后调,时间都乱套了。
女儿的同学妈妈发微信说晚上她女要搭我们的顺风车一起去上课。六点半的课。五点过学校才放学。跟老师请了一节课的假。本来延时也不上新课,不过是自习和做作业。
明天一早孩子还有半天的课。未免有点辛苦了。就当是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吧。孩子的课外班得好好安排安排,该停的要停。可是停哪一个呢?画画她一直喜欢的,古筝我还是希望她能继续学下去的。文化课到时候看情况吧,如果学校的学习量和难度够了,就不再在外面上培优班了。还是得给孩子留一些自主的时间,休息,玩乐。
听说她们六月十多号就放假了。小学毕业后的这个暑假,时间够久的,得好好的用起来。培训班的老师早早的在推广小升初衔接班。说的不报会后悔。都是一样的说辞。我坚持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假期,就是用来玩和放松的。至于怎么玩,还得好好安排一下。好多的地方想去看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和读书,同样的重要。
我不是一个喜欢在路上的人。小学这几年,去的地方不算多,但坚持每年出去一两次,累积下来,去的地方也不少了。每一次出去,孩子都会有看得见的变化和成长。而那些时光,有些淡忘了,有些却深深地印在了孩子脑子里,一次次的流淌在她的笔下。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早早的和闺蜜开始策划孩子们这个假期的行程。这些年,我们两个女汉子,带着两个女儿,在丽江古城迷路,在大理洱海骑行,在峨眉金顶玩雪,在青城山脚野炊,在兰州乘坐羊皮筏子,在敦煌鸣沙山看日落,在贵州黄果树瀑布前惊叹,在镇远古镇的石板路上溜达……陪孩子走过的这些地方,也成了我们生命里最难忘的的记忆。这两年因为疫情,好久没有出远门了。今年孩子说要去看海。山东?厦门?或者广西?其实我最想的,还是回家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逛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