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一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我们人类是用自己的双手来选择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勇气与自由有关系。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阿德勒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寻求他人的认可。)
2.要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这样会让自己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想要获取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自己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的这种想法教育的影响,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3.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这是水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别人的课题分开来。
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你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主要由谁来承担。
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这种行为有时候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一面子和虚荣或是支配欲,孩子正是因为觉察到了这种欺骗行为才会反抗。
辅导顾问或援助都要竭尽全力,但不可以妄加干涉。(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4.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把关系变简单的第一步。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把孩子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是我们的课题,即使对方不如自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这是爱的课题。
5.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亲亲飞走。
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分离,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就是在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你的脸的人只有你自己。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王国,他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地亚的时候,神殿里的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神殿支柱上,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神结,亚历山大就用他的短剑将一刀两断。这就是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的故事。
像这样盘中错解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必须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课题分离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阿德勒心理学有反常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釆取目的论。
7.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但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分离客体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该是别人的课题才是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限制了不是有房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期享乐主义,当然只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8.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9.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撑握在自己手中,改变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不去操纵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