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宫崎骏先生的一部作品,孩童时期看这部作品的时候被动漫里面的每一帧的画面给吸引到,简单的觉得千寻很勇敢,羡慕她和白龙的情感,时至今日再来看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感觉,看的不仅是电影,更是一种人生。小时候看着看着就笑了,长大之后看着看着就哭了。《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于今天在国内以国语版的形式上映,周冬雨配音千寻,井柏然配音白龙,彭昱畅配音无脸男,王琳配音汤婆婆,在这样的明星阵容里面我还是觉得日语版的更好听,周冬雨压低着嗓音说话,井柏然的“鸭公嗓”无疑和人物性格不搭,彭昱畅和王琳的配音听着还是比较符合人物的性格。在这部电影里面每个不同的人物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从电影剧情来说的话,动漫里面的剧情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比如从一开始的时候,千寻不愿意和父母一起进入隧道,但是他的父母还是强求带着千寻一起进入,这就像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父母不理解会让你去做。千寻一家穿过隧道之门后,他的父亲说了一些关于这些建筑的来历,他说这些建筑是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之后被废弃的,暗示了电影放映的背景时代,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奔溃,经济低迷,这个时期的人们想要生活,又要怎么办?正如电影中说到的一样,千寻想要在汤屋生存,就必须要找到工作。千寻最开始去到煤炭屋,找到锅炉爷爷,在他和小玲的帮助下找到了汤婆婆,千寻不断的央求汤婆婆,给她一份工作。汤婆婆说,我凭什么要雇佣你?你看上去又瘦弱,又爱撒娇,又爱哭,雇佣你一点用都没有。资本是逐利的,是需要能够创造价值的人。给汤婆婆打工需要签订契约(劳动合同),在这个过程中,汤婆婆夺走他们的一切,包括名字,使他们丧失自我。而不愿意工作的人就会变更牲畜,或者是煤灰。
千寻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她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刚工作的自己,不知道何去何从惶惑感,小心翼翼的尝试,努力的成为这个社会中有用的一员。千寻刚进山山洞的时候胆小、害怕,到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变得勇敢、成熟稳重。就像我们刚刚从学校出来,进入到社会的时候,那种迷茫,困惑,无助,到磨砺了之后的从容和成长。
千寻的父母:他们一开始误打误撞来到了汤屋,由于他们的贪吃没事变成了猪,折射出人性的贪婪,好的东西总是不够的。
锅炉爷爷和小玲:这两个人物是千寻进入成年世界的初步认知,通过锅炉爷爷,千寻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不仅需要坚持,有时候还需要“三头六臂"才能够完成。而通过小玲则认识到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已经不是无条件的爱和包容而是一种利益的交换,你要生存,要达到目的,就要付出对方想要的东西。
无脸男和巨婴:无脸男和巨婴其实代表了2种人格,无脸男则代表的是过度讨好的人格,而巨婴则恰恰相反代表着过度自我。无脸男什么都没有,永远带着一张面具和时隐时现的身体,面具也反应了千寻在探索成年世界的一种对自己的伪装,说明她是顺从和讨好的一种姿态来融入到成年人的世界。我们在无脸男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独被人冷落,希望自己能被周围的人接受,希望能够在群体当中找到一丝归属感,却找不到恰到的方式。巨婴是千寻在汤婆婆的房间里面看到的,他和无脸男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体型异常的庞大,有任性过度的自我,然而这种自我也是一种伪装,这两种人格可以互相存在,在过度的讨好的人格背后衍生出来的一种防抗的自我,这2种人格在千寻身上都存在,这种既顺从又人性的矛盾人格,打破了原本内心的平静,失去那个平静和稳定的自我。
汤婆婆和钱婆婆:汤婆婆和钱婆婆两个人虽然是姐妹,但是两个人的人物塑造有一个强烈的反差,汤婆婆住在如同城堡一般的汤屋中,唯利是图,一方面对自己得手下管教严苛,一方面对客人笑脸相迎,时常呆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盘点钱财。先比较豪华的汤屋,每天压榨员工的汤婆婆来说钱婆婆则是无欲无求,她的的小木屋也让人更为温馨。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自然选择也不同,有人选择追求名利,有的人淡泊名利。
最后说一下白龙,白龙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理想,学习魔法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自我,让理想和欲望模糊了界限,到最后重拾自己的姓名,回归平凡的生活。其实这个电影的主体就是初心,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欲望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易得,初心难守。
最后不得不提到一个的人物---“腐烂神”,从“腐烂神”开始被人们各种嫌弃,千寻在给其药浴时候发现不是“腐烂神”,而是是被工业废弃物污染的洛川河神。河神洗浴完后给大家金子,大家都开心的合不拢嘴,从这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时代总是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利益,但最终承担后果的还是人类自己。电影表达了作者的希冀,希望人和大自然可以和谐共处,希望人可以不被利益熏心,找回最本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