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利用闲暇时间又将陈湘鹏老师在红点上的讲座细细回顾了一遍。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历程,表达了对当前自媒体文化的一些看法,最后还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写作建议。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品味着陈老师的心路历程,感受着他的语言魅力,我可谓是受益匪浅。从老师的讲座中,我受到了一些关于写作的启发。
首先,写作是一段漫漫苦旅,坚持是最基本的策略。如果有人天生热爱写作,那固然能够坚持下去。但多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内心有很多话想表达,但真正写作时却无从下笔,即使写出来也是苍白无力,味同嚼蜡,索性不再动笔,何谈坚持。但如果不能坚持写作,何谈提高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呢?为了克服自身弱势,我参加了写作群,通过外在监督逼迫自己坚持写作。至少坚持下去,在写作上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如果不坚持,花费在写作上的精力就少,会抹杀掉任何希望。
其次,写作需要坚持,但不是盲目坚持,要讲究方法。我之前写过日记,但每天都在记录一些无关痛痒的流水账,久而久之都麻木了,反而导致兴趣全无。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记录每一件事情,而是记录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即使是家常小事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深刻的内涵,而不是一层不变地坚持写流水账,消磨时光,消磨兴趣。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更好呢?正如陈老师在讲座中提及的那样,平日我们要多阅读名家学者的作品,多加思考并分析,进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一方面为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前人的写作技巧。此外,在生活中,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观察,及时记录,勤于反思,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写作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如流水账般浅薄,而像是一汪汩汩泉水,清灵生动。久而久之,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我们的文章定能构思精省,力透纸背。同时,我们的思考能力也在日复一日的写作坚持中得到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自然而然得到加强,这又为下阶段的写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不盲目坚持,而是讲究方法,定能让我们在写作中走向新的高度。
最后,写作并不意味着一味模仿,而是推陈出新,有个性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众多周知,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独立的灵魂,而这背后是和作者的独特生活阅历、成熟而深邃的思考力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个体人生阅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看待世界的视角不同,所以导致迥异的写作内容和风格,最终产出多元的有价值的作品!因此,我们才能享受这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丛林。创造性地、有个性地向文化世界发出不同的声响,为文化世界增添独特的一抹色彩,在我看来,这才是写作的真正价值与魅力所在。在写作中,我们应当广泛涉猎名家作品,尝试模仿,但并不是一味模仿,重复见解,形成空洞而无灵魂的文字。每个人都可以并且应该发展性地继承与创造,有个性地发声,在当今多元文化世界中保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也许这一过程异常艰辛,但是我们必须满怀希望,期盼未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所思所感,也许有人早已了然于心,也许有人并不完全赞同。但于我个人而言,确实是受到莫大鼓舞!写作之路漫漫,但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下去,期待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