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2025—02—03坚持原创分享第1961天
有一句话说:遇事憋三秒。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实际上,这句话是在提醒我们,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着急回应,不要着急下结论,不要着急去评判。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信口开河”,也不要让想说的话“脱口而出”。或许事实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当今社会,很多事情会反转再反转。正所谓“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而已。”
想说什么,要说什么,所说的内容都要经过“大脑加工”一下,换一句话说,就是思考一下,把想说的内容让大脑“过滤”一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妄加评论,不至于出口伤人。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嫌自己批评孩子“不够狠”,当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会“什么难听说什么”,唯恐伤孩子伤的不够,这样导致的结果,要么孩子怼回去,要么孩子干脆不说话,要么孩子很生气、很伤心,甚至还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让家长后悔莫及。其实你有所不知,与其说出如此伤人的话,还不如什么都别说,把嘴闭上。不说话都比说出伤人的话要强百倍。
听一位朋友说,她小时候因为说了父亲一句玩笑话,以至于父亲追着十多岁的她又打又骂,吓的她不知所措,后来她就不再理睬父亲,直到长大结婚都没有再叫过一声“爸爸”。
遇事憋三秒。把想说的话“加工”一下再回应,也是一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