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了B课打卡8班第一次案例作业,其实我自我感觉作业写的不错,我觉得那些第一眼看上去是热证的证据仔细推敲一下应该站不住脚,所以我觉得我判断案例为寒证,太阴为主,做的不错,绕过了陷阱。在班长开始点评前,其实我还是对自己的作业挺洋洋得意的。
但是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我以为的那些所谓陷阱,其实不是陷阱,就是热证的证据,我的辨证错了。在点评我的作业时,我迫不及待的把我的思路写出来,抱着的其实是“虽然我写错了作业,但是班长你快夸我还是思路比较好,仔细推敲”的想法,我希望证明我自己虽然错了,但是还是有可取的地方。可惜我这点暗戳戳的小心思并不为人知,所以在解答我的疑问后,班长继续下一位同学的点评,没有任何正面的评价。我的心情呢也down了下来。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我小学考中学重点班的情形,那次考试中数学老师为了提高考中率给大家把答案抄在了黑板上,而我过于自信自己的答案,不屑于去看老师的答案,结果那次考试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其中绝大部分平时成绩都比我差,而我没有考上。
这件事情也让我想到我7年前参加的那次竞聘考试,也是唯一一次的竞聘考试,我在考试时,对于一些题目,总觉得第一眼认为的答案,在仔细思考后,考虑了其他人可能没注意到的情况,改了答案。结果试卷交了以后,到了讨论环节,发现我的答案是小众,在这个时候在需要说服大家赞同我的方案,我却无法说服大家。那次的竞聘结果还是失败。
现在的感觉是每当自己觉得自己多想了一步,多考虑一点,以为会脱颖而出,结果确是折戟沉沙。这会是我的一个模式吗?因为太想引人注意反而用力过猛,偷鸡不成蚀把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