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中元节由来及其它,中元节曾是热闹的狂欢日,也是祈求丰收的节日

【AIMBTI】编辑,斗转星移,时光流转。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农历金秋七月,这是一个硕果累累、满心欢喜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同时也迎来了又一个祭祖的日子——中元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虽然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中元节有着诡异色彩的印象,但其实这一节日在古代曾是一个祈求丰收的节日。古人在刚收获新米之后,会将米粒供奉祭祖,以报告收成。

在唐宋时期,中元节曾是一个热闹的生者狂欢节。为纪念亡者,人们于中元节祭祖、放河灯、燃放烟火,表达对已故亲友的哀思。从唐代开始,官府准许在中元节放假三天。到了宋代,更是取消了中元夜间的宵禁,即允许晚上可以彻夜狂欢。因此,这一天的热闹不仅有祭祀祖先等传统仪式,还有比如赏月等文化活动。

中元节的这种热烈节俗活动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进入清末民国时代才逐渐衰落。如今,尽管南方一些地区仍旧保持着热烈的中元节俗,但整体上来看,中元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生者狂欢节的模样。在北方很多地区,这一天只是保留了祭祖先等一些传统仪式。

另据考证,这个节日来源于中国古代 “七月半”时农事丰收后,人民秋尝祭祖的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社会,透过历史的窗口,让我们插上思想的翅膀,穿越时空,回到上古时代。古代先人们一年之中春播夏作,辛勤劳作,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其间还时不时地祈求风调雨顺,万物繁茂,千万别让自己的辛苦劳作化为乌有。春来夏去,终于在这个层林尽染、秋风送爽的季节,劳作大半年的人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一年的衣食终于有了着落,明年家里又可以添个娃了……。

老天的作美,自己辛勤劳作的付出,大地无私的馈赠,让人们获得了丰收,也让人们收获了喜悦,更让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由于时代和观念的限制,农作的丰收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更多来自于天地间神灵以及已逝先人的关怀和庇佑,为了让这种终极关怀持续以恒,让生活更富足美好,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人们不约而同地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同时把时令佳品先供天地间有名的、无名的各路大神小神们分享,然后再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求祝福来年也有如此好的收成。

由于地域广阔,习俗物产的不尽相同,可能祭祀的方式或物品也不尽相同,但中心思想都是一个-通过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的亡灵,期待着明年,哦不,是年年都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天地人神们保佑我们老百姓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在庄重的同时,也为了好玩。劳作一年,不舒畅、不痛快的吃喝玩乐一番,对不起天地神灵和祖先,也对不起自己啊。中国文化大抵如此,看看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元旦哪一个传统节日不是意义深刻,而又都不耽搁吃喝玩乐了呢?这些也同时说明我们中国人或中国文化是注重形式的,但更注重实际。

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们日常重要活动的内涵。中元节从其原生态的产生,到后期内涵、外延的逐渐扩展,到现如今,已成为中华文化圈地域内喜闻乐见的一类节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农历七月有两个重大的节气,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七月初七“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日,享有中国的情人节之美誉。另一个则...
    蒹穗阅读 4,544评论 0 2
  • 今天是中元节,农历己亥年 七月十五 周四。中元节,一般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 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
    zy复制小鱼阅读 4,438评论 0 2
  • 中元节: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是中国一大传统节日。 民间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
    朗读者江华阅读 1,222评论 0 3
  • 01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祭祖宗的传统节日。 很多年前,我发现,每到夏天的七月中,总有人在路边烧纸。那时...
    宅门食味阅读 4,398评论 3 13
  •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斋孤、地官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
    玄栖阅读 2,92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