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的反思
受吴总委托,主导调查一起售后部与调试部门设备损坏责任认定的事件。事情经过并不复杂,各方叙述也基本一致,所以基于事实做出了认定结果和处罚措施,结果却令双方都不满意。
售后部不承担设备损坏的赔偿责任,但他仍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担心员工因此而流失;调试科认为处罚不公,不应该承担全责,而是五五分,因为之前都是这样办的。在拿到员工签字的“事情经过情况说明”后,我并不打算更改认定结果,而是需要再进一步做几件事情:
1、跟律师确认本次事件认定过程中是否有法律上的风险和漏洞,防止被辞退人员提出劳动仲裁。即前期公司的奖惩制度培训没有相应签字手续,制度条款讲解不到位,不止员工、部门负责人也不知道。
2、尽快招聘2名调试人员入职,让部门工作计划能做出相应调整和处理。
3、给调试科物色一名助理,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帮助调试部门理顺业务。
4、做好正式出具结果后,我可能面临的责难和问题,尽可能让它成为一次化危为机的案例。
5、反向论证,如果撤回现有认定结果,判双方各承担50%责任,利:平息调试部门人员的不满,但售后部门会不服;弊:责任划分不清,大锅烩,且不能作为很好的案例警示调试部门其他人员。
6、通过这件事情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有哪些:
(1)重申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人教人100次,不如事教人1次;
(2)落地执行公司奖惩制度,至于制度的合理性属于另一重讨论范畴;
(3)以此为契机淘汰优化不合格人员,补充新鲜力量,优化部门架构和工作流程。
7、时间节点:本月底前结案,现在的重点是招人、面试,跟现有人员谈判、解除劳动合同。
注:进入这种类型的企业,炒人大概率会成为常态,它没有多可怕,也不是什么罪过,如同不合适的婚姻,分开对双方都是好事。大家都是成年人,无须被教育,只会被筛选,能同频的人才能同行致远!我呢?依这样的节奏能走多远?
今天是我正式入职科视满3个月的日子,第一次体验真正意义上的试用期。回顾这3个月的工作,比起之前大有不同,角色不同、定位不同、责任不同、收获也不同,这一路走过来,特别感恩西安的他、背后的弟弟和公司的2位李姓同事。在信丰的那段时间,孤单寂寞煎熬,总归也是挺过来了。回总部后,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待,那几天虽然很忙,压力很大,对我收获的经验也是极大,而且最终的结果不错。
但有一点需要总结的教训:总结会上,我应该主动承担订错酒店的责任,替吴总揽责任是我的本份,要学会站在吴总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才会有向前、向上的可能。说到底还是要转变思维,在职场的每一秒,都要把自己置于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人的位置上来做人做事,以德服人、以事育人、以绩留人。
还是那句话:同频的人才能同行、致远!公司占据着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精力,我要让自己在这里呆得愉快,才有可能长久的呆下去,要让这里成为滋养自己的环境和磁场,而不是负能量和消耗。
晚安兰燕!明天又是新的开始,愿未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