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冬月二十八晚上6点钟,在南京溧水区永阳街道的安苑小区A幢101室内特别热闹,有一对新人结婚,在家中办喜酒,小区内的居民们有说有笑,交头接耳,好像在议论着什么。因为来吃酒的人、车多,小区的保安们在指挥着交通,为了表示对保安的感谢,这户居民的亲戚给保安们送来喜烟,喜糖。
今天结婚的这对夫妇非常特殊,女的小芳70岁,男的三宝72岁,小芳70岁为什么要嫁给72岁三宝?他们俩有着怎样的一个爱情故事呢?
(一)
南京溧水区的西面,有一秀丽的村庄—旺村。
村北面是绵延数公里的起伏山丘,村南面有一个大塘,叫稻塘,每到梅雨季节,从四周山坡上、田野中、村庄里流出的雨水在稻塘汇合。如果水量超载,就通过稻塘下面一条20米宽的坝,把水排到秦淮河支流中去。
在这条坝的两旁,有数百亩水稻田,每年收获的季节,风吹在那金黄色的田野上,此起彼伏,成熟的庄稼像大海的波涛一样翻滚,一望无边,蔚为壮观。正是有了这片肥沃土地滋养,村里人丁兴旺,因此,村民们给这个不大的山村起了名字叫“旺村”
一条乡村公路,穿过了旺村,把这个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分成南北两部分。一九五三年,本文主角小芳就出生在这个村里,她家住在村南面紧靠公路边的三间茅草房内。
小芳的爸妈是淳朴的农民,不识。那时刚解放不久,农村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总认为:“儿子长大了能防老、传宗接代”。小芳是家里出生的第一个女孩子,接下来她的爸妈想要生个男孩子。
小芳的大弟弟很快就出生了,爸妈当然是欢天喜地,给村上的每户人家发红喜蛋。好在,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之后的十年间,小芳的爸妈给她添两个妹妹两个弟弟,加起来姊妹5个,这样,一大家七口人。彼时,农村一个三口之家,每年春节后,米缸就告急,而对于一个七口之家来说,吃饭就成了父母头等大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正经历着三年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加上天灾人祸,农村粮食严重匮乏。为了养活众多姊妹,小芳打小就协助爸妈挑起家庭的重担。
小芳自幼聪明,也特别懂事,听爸妈的话。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与村上的小姐妹们高高兴兴走进村办小学读书。经常因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受到老师表扬。
可她只要回到家中,亲眼目睹爸妈每天要起早贪黑种田,没日没夜地干活,她幼小的心里特别难过,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她自己决定停止上学,回家照顾弟弟妹妹们,替爸妈分担忧愁。
小学第一学期还没结束,她就不顾爸妈、老师、同学们的苦苦劝阻,毅然挥泪告别校园,回到家中。打那以后,小芳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煮饭、烧菜、洗衣服、喂猪、上山砍柴、看小鹅小鸭。其中,最主要还是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生活。
(二)
尽管小芳的爸妈拼命做工,能拿到全生产队数一、数二高的工分,但是到年底结算,她家仍是“超支户”,这是因为家里连身七口,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肉,肚子里没有油水,靠吃饭补充营养,个个饭量都很大,每年按人口分得“口粮”总不够吃,怎么办?只好向生产队打借条借。
加上庄户人家,每天开门七件宝:“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要花钱买,家里没有钱,怎么办?向生产队借,借的粮、钱太多,远远超过了分红的钱。所以,小芳家几乎年年成了生产队里的“超支户”。
小芳是家里中老大,只要是借米,爸妈一定是派她去,在农村,向人家借米那是非常难堪的事,也是小芳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
进了人家门,态度要恭敬,说话小心谨慎。如果邻居答应借米,尽量说清楚什么时候还米。如果借不到米,家里无米下锅,自然全家要饿肚子,爸爸妈妈又要骂。
借米者还要看对方脸色行事,有的人碍于面子,借了米给你,但心里不悦,脸色相当难看。还要听难听的话,有一次,小芳到村上一个本家去借米,对方一边量着米一边数落起她:
“我们不是一样从生产队分的口粮吗?你们家为什么就年年不够吃呢?这是最后一次了,下回不要到我家来,你再来,也没有米借给你了………”
受了委屈的小芳噙着泪水,回到家后大哭:“爸,妈,我家什么时候才能不跟人家去借米?天天向人家借米下锅,愁死人了”。看着小芳痛苦的样子,她的爸妈心里也过意不去。为供弟妹们上学,小芳九岁就辍学在家,放弃学习的机会。
在旺村的最东面,与小芳家相隔100米,有一户人家,家里兄弟5个,他家的大儿子三宝比小芳大两岁。巧的是,三宝和小芳两个都是家里的老大,不同的是三宝每天去上学,小芳在家做家务。
三宝长着高高的个子,两条长腿,瓜子脸,每天上学经过小芳门前。两家因为是邻居,三宝经常带小芳去村口踢毽子,躲猫猫,捉迷藏,到隔壁村去看电影,看唱戏。
渐渐的三宝对小芳有了好感,小芳也渐渐喜欢上三宝,三宝一天看不见小芳,心里就烦。为了能见到她,吃饭的时候他把家里香喷喷的咸鹅埋在碗底,然后偷偷送给小芳去吃。遇到小芳在路上拎不动菜篮,三宝主动帮她拎,还经常买宝塔糖给小芳吃。
“吾家有女初长成,娇俏可人及倾城”,慢慢的小芳也长大,圆圆的脸蛋,两只乌黑发亮的辫子挂在腰际。高挑的个,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樱桃小口,皮肤白里透红,出落得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三)
二十世纪70年代,生活在农村的社员可以到生产队以外的地方去打工。三宝初中毕业后,因为是家里的老大,弟兄又多,父母亲决定不再让他上学,去外面做小工挣钱回来补贴家用。
三宝打听到公社有一家建筑站需要小工,他就找亲戚托关系进去了,当年公社的建筑站有工程队要去省城(南京)盖楼房,去之前,三宝也想带上小芳一起去南京。
一天,三宝把小芳喊到家里来问她:“你去不去南京打工?如果去,我们两个就一起去”,小芳拿不定主意,想了想说:“我要回家问一下我的爸妈”。
小芳把这事与爸妈讲了,爸妈一合计,他们认为小芳与三宝俩从小在一起长大,三宝做事也蛮稳重,长的又健壮,可以保护小芳的安全。再说,现在家里也正缺钱,小芳打临工挣点钱回来,给弟弟妹妹交学费,所以就同意了小芳去南京。
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小芳第一次出远门,坐着拖拉机来到了南京下关的一个工地打工。到了南京的建筑工地上,三宝处处照顾小芳,每到吃饭,三宝总是先打好饭等她。做工时间长了,小芳想家,三宝陪她聊天解闷。工地上没活干时,三宝带她逛南京大商场。
三宝与小芳每天在工地上起早带晚干活。一次,小芳在拎水泥砂浆时不小心受了凉,突然,头痛发烧,不吃不喝,远在乡下的父母亲无法照顾到她。
这时三宝见小芳病了,心里也火急火燎,他每天早早起来,把工地上分给自己的活干完,就去照顾小芳。帮她买药,煮稀饭给她喝,嘘寒问暖,用自己挣得的钱,买鸡蛋给小芳补身体。就这样,经过三宝一个多星期的细心照顾,小芳的身体慢慢恢复过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年底。工地上的人们都要回家过春节,三宝和小芳也拿到了工资,小芳急忙用她辛苦挣来的钱,到商店里买来了油条、烧饼、包子,用帆布袋装好、扎紧,带回家给她的姊妹们吃。一路上,他们坐着大型拖拉机与另外几个瓦匠师傅们一道从省城赶回旺村过大年。
小芳回到家,弟弟妹妹们终于见到了他们日日想念的姐姐,开心死了。小芳把好吃的东西从包里面掏出来,一样一样排在桌子上,然后,再分发给他们。
小芳看着兄弟姐妹们每人手中抓着她买回来的小吃,个个有滋有味地吃着,一种自豪感在胸中油然而生,往日打工时辛苦、劳累,早已化为了她那满脸灿烂笑容。
安顿好弟妹们,小芳把打工挣来的钱全数交给父母,这一个年,小芳过得非常的安心、踏实。
就在这个春节期间,小芳也暗下决心,她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个叫三宝的男人。所以,她有事没事就往三宝家跑,两人在一起总是有说有笑,仿佛有说不完的心里话。经过商量,三宝和小芳过完年后继续去南京做临工。
(四)
春节一过,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农村的空气很清新,弯弯曲曲的小河边,柳枝吐了嫩芽,星如棋布的小水塘里平静的水,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有一天,小芳到了三宝家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到南京去做工?
三宝把小芳喊到门外轻轻地对她说:
“我今年可能去不了南京,我的父亲叫我去部队当兵,3、4月份县里开始征兵,等验过兵之后再决定是不是去南京”。
三宝怕小芳怪他讲话不算数,他笑嘻嘻,压低嗓音与小芳耳语道:“放心,如果当不了兵,我还是陪你到南京去做小工。”
小芳得到了三宝的答复,就径直往回走,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有喜有忧。喜的是,如果三宝当上了兵,在部队提了干,自己嫁给他,到那时可随军去部队,转了户口,也许会变成城里人。
担忧的是,三宝要真的当上了兵,自己的身边再也没有像三宝这样的大哥照顾了。她还有另外一层顾虑,怕三宝一旦有了出息,就会在外找比自己更好的姑娘。
这段时间,小芳心里十分矛盾,常常夜里睡不着觉。既然暂时去不了南京,干脆还是帮爸爸妈妈干点农活,在家烧饭给弟弟妹妹们吃,边做边等着县里征兵的结果出来,煎熬中,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
那时的农村,每年在春耕大生产之前有兴修农田水利的习惯。小芳的爸爸是旺村的生产队长,大家习惯称他为旺队长。按照上级要求,春节一过完,他要带领生产队员到隔壁县的彭福村去挑河道,旺队长住进彭福村的生产队长家。
彭福村的队长姓彭,与旺队长年龄相仿,他的家中有一儿一女,儿子彭大生,高中毕业后在大队当代理会计,女儿在上学,老婆是生产队员。
住在彭福村,每天一大早旺队长起来带领社员们去工地挑土方,生产队员们为了完成任务后能早点回家,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劳动,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一个月下来了。
一天中午,艳阳高照,空旷的田野中架着高音喇叭,领导正通过喇叭传达上级的指示,工地上处处是人头攒动,红旗飘扬,广播中反复播放着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
旺队长抬头看了看太阳位置,正在头顶,他果断地召呼大家回村上去吃午饭。从工地上回到彭队长家里正要吃饭,突然,旺队长的女儿小芳走了进来。
小芳穿了件花格子棉袄,脸上红扑扑的,右手拎着一只黑色塑料网兜,里面兜着一只黄色的陶罐子走进门来,喊着:“爸爸,我来送菜给你吃。”
吃饭的旺队长,正愁没有下饭的菜,他急忙打开罐子,一股“雪菜炒咸肉”的浓浓香味扑面而来。是啊,工地上一个多月下来,肚子里早已没有了油水,见到如此好吃的菜,旺队长这顿午饭连吃了三大碗。
那时农村每家人家都有分工。丈夫出去挑河,老婆在家带小孩子,照顾家庭。为了养家糊口,丈夫在外劳动,又累又苦,一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在后方的老婆,一定会设法弄点带荤的菜送给丈夫吃。
旺队长快速吃完饭,刚放下筷子,正在洗锅刷碗,正好彭队长一家人进了门,旺队长就指着小芳向彭队长介绍:“老朋友啊,这是我家大女儿,今天送菜来给我吃。”
(五)
彭队长看着小芳长的漂亮又懂事的样子,心里暗想,要是把这个姑娘介绍给儿子彭大生做媳妇,那该有多好啊!
这边县里的征兵工作很快就结束了。三宝经过报名、体检、政审层层筛选,脱颖而出,最后接到了县人武部的入伍通知书,他就要离开旺村,到南方的某部队去当兵了。
一天下午,三宝把小芳地喊到自己家里,他把当兵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小芳,小芳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乐开了花,说着说着他们俩的手情不自禁地紧紧握在了一起。
突然,三宝问小芳:“你愿意做我的老婆吗?”,其实小芳心中早就盼着三宝亲口对她说这样的话,今天终于等到了,她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嫁给他。俩人当即山盟海誓,三宝向小芳保证当满三年兵后,把小芳娶回家,如有变心,必遭天打五雷轰。
送兵的日子到了,那天一大早,小芳跟着三宝的爸妈来到县人武部大院内的送兵现场,上午10点钟左右,三宝上了一辆军用大卡车,他站在车后不停地向小芳挥手。
小芳泪眼婆娑,深情地目送着她心爱的三宝哥渐渐地离去奔向那遥远的南方。送走了三宝,当天夜里小芳做了一个甜蜜的梦,她梦见了三宝哥在部队提了干,自己随军,在部队的营房里与三宝喜结良缘,她进了城,转了户口,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转眼到了春天,这时在外面挑河的男人们纷纷回到了旺村开启一年的春耕大生产。小芳在家协助父母亲看牛、砍柴、做小工、打猪草,照顾着弟弟妹妹们。
一天晚上,小芳带弟弟妹妹们吃过晚饭,并洗好了衣服,刚进房间要睡觉,母亲悄悄把小芳喊到隔壁爸妈的房间。旺队长靠在床头不讲话,抽烟,见小芳走进来,他向小芳的母亲眨了眨眼晴,母亲便开口跟小芳说:“妹头啊,我们给你找了个对象,人长得漂亮,家里条件非常好,你嫁给他家以后绝对不会有苦吃,今年春节前你就嫁过去。”
小芳听到母亲这么一讲,感到十分意外,她把门“砰”的一声关上,掉头跑了出去,边跑边嚎啕大哭:“不嫁,不嫁,死都不嫁,我就不嫁人,哪儿也不去,做老姑娘也不嫁人。”
小芳出门之后,见女儿如此坚定不肯嫁人,旺队长坐在床头伤心的眼泪汪汪。他悔恨没征求女儿的意见就擅自做主给她订了婚,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旺队长要如此急呼呼的把他的女儿嫁出去呢?
(六)
事情要从旺队长挑河住彭福村那段时间讲起,彭队长一家人对旺队长生活照顾非常周到,一来二去,两个队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旺队长一直心存感激,想找机会报答他们这一家人,两位生产队长,也都是同年出生的人。
在彭队长家喝酒时,旺队长提议与彭队长搭个“同年”(农村交友的一种形式),如果搭的成“同年”,往后两家就可以像亲戚一样地常来常往,彭队长当即同意了旺队长的建议,就这样两位队长成了“同年”。
自从上次彭队长见到来送菜的小芳之后,他一直想把她介绍给自己儿子当媳妇。心里盘算着,如果这门亲事能成功的话,不就是亲上加亲吗?多好呢。一天彭队长把这个想法与旺队长当面谈开了,旺队长认为这么大的事要回家与妻子“小英”商量一下,然后,再给彭队长一个答复。
旺队长抽空回到旺村,把他与彭队长商量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小英。小英听完了丈夫的介绍之后,对旺队长说道:
“我们先把自己的女儿小芳嫁给彭大生,过个一、二年我们的儿子大了,彭队长可以把他小女儿小花嫁给我们的儿子一顺,反正农村也时兴“换亲”,你去问彭队长把他家女儿嫁给一顺做媳妇行不行?”
过了几天,旺队长回到彭福村,他把与妻子小英商量的结果如实告诉彭队长夫妇。彭队长夫妇也同意这个方案——双方换亲,这门亲事就这样敲定了。当天彭队长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今年年底前一定要把小芳娶回家。旺队长认为小芳非常听话孝顺,应该能做得了她的主,于是,就拍了板,把婚期定下来了:“新年的1月1日”。
整个过程,小芳一无所知,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终身托付的男人是日日思念的三宝,旺队长这边也不知道小芳有这么大的胆量,居然敢与三宝私定终身。
在那个年代的江南农村,因为包办婚姻闹出人命案的事情很多,有的女孩子寻死、上吊、喝农药等等,拒绝接受包办婚姻。一想到这个事情旺队长心里就难过,唉声叹气。
再过几天彭家要用大花轿把小芳娶回家,女儿反应如此强烈,如果强行逼婚,她宁死不从,怎么办?如果不把小芳嫁到彭队长家去,因为讲话不算数,先毁了约,对方到旺村来闹事情,旺队长在村上永远也抬不起头来。
旺队长整天心事重重。他跟妻子小英商量了一下,由她去跟小芳谈一次心,告诉她嫁到彭队长家去,我们不要男方的彩礼钱。大弟一顺快要找老婆,彭家愿把小女儿小花嫁到我们家来给弟弟做媳妇,也不收我们家彩礼,双方都省钱省事,一举两得不好吗?
夫妻俩商量定,先试试看,走一步算一步,那到底母女俩交谈的结果是怎样?最后小芳嫁出去了吗?
(七)
过了一段时间,小芳的气慢慢的消下去,小英妈妈选了一个下午时间,把小芳留在家里。她把两家换亲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讲给她听,听完后小芳才懂父母亲为什么要把她嫁出去的原因。尽管她心里难过,但是为自己的亲弟弟,她愿意嫁给彭大生。
小芳含泪对母亲说:“我和三宝约好,答应等他当兵回来,他把我娶回家。我和三宝哥哥从小到大一直关系很好,我以为你们是知道的,一定会同意我嫁给他。”
“可是,你们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就擅自做主把我嫁了,我们两个人从小在一起长大,感情那么好,我怎么能接受得了?,现在我想好了,如果让我嫁给彭大生要满足我一个条件,亲眼看到三宝给我的回信,他同意我嫁人。”
听完了小芳的讲述,等旺队长晚上回来,小英就把下午谈话的情况告诉了他。既然这样,旺队长觉得这件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他当即决定去本村的三宝家,求他的父母写信去部队。婚期越来越近,旺队长就提了一条烟两瓶酒去了三宝家。
三宝的爸妈是本村厚道的农民,他们见队长匆匆忙忙进了家门,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夫妻俩赶紧烧水泡茶,煤油灯下,双方在桌子边坐定,旺队长想了想开口说话了:
“三宝他爸妈,我有一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在上半年挑河的时候,我做主把小芳许配给彭福村彭队长的大儿子彭大生,结婚日期都定好了,眼看着再过几天男方就要来娶小芳了。”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小芳跟你家三宝两个人已经约好了,还发了誓,小芳非三宝不嫁!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吗?她说,要我嫁给彭大生不要紧,我必须看到三宝哥亲自写来的信,信上写着同意我嫁给别人的话,否则撞死在家,我也决不嫁人。”
“今天来,就是请你们帮个忙,麻烦给三宝写封信,劝劝他。你们商量一下,过几天我上门来讨个回话,这点烟酒是我的心意,也是向你们家道歉!少一点了,请你们一定要收下。”
谈完之后,三宝的爸妈把旺队长送出了门,临行前,三宝爸爸对旺队长说:“队长放心,你不要太急,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说服三宝,同意小芳出嫁,请队长在家等消息,明天我就叫三宝的弟弟给他写信。
很快三宝的信就从部队寄回来了,三宝的爸妈把小芳请到家,找来三宝的弟弟,一字一句把信的内容读给小芳听,信上说得清清楚楚:
“小芳你好!见信如见人,你放心的嫁人,不必考虑我,也请你忘了我,我绝对不会怪你…… 最后,祝你新婚快乐!”
爱你的哥哥三宝。
新年的1月1日上午,在旺村小芳家的门口停着两辆拖拉机,迎亲的队伍在马路边排了好长好长,在唢呐、鞭炮声中美丽的小芳成为了彭大生的新娘,婚后小芳生活得幸福吗?
(八)
在江宁彭福村的村口,彭队长家屋前的水码头上,人们常常能看一个小媳妇,她端庄秀丽,留着一头短发,总是在水塘边洗衣服、挑水、淘米、洗菜,忙得不亦乐乎。她就是从旺村嫁到彭福村的金凤凰——小芳。只要她出现在村头,男人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直勾勾地看着小芳的背影。
自从踏入彭大生的家门,小芳就像换了一个人。尽管她来到一个陌生的村庄,心中尚有一丝没有了三宝哥的痛,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可她毅然决然地把这些事都翻了篇。想依靠三宝哥把她带出农村的希望已不存在,往后的一切只能靠自己。
彭大生每天准时去大队部上班,小芳在家里协助公公婆婆操持家务,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小芳在成家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趁着年轻,多存钱盖新房,因为,按照农村的习惯,一旦儿子娶老婆生了孩子后,就意味着要分家自立门户。
为此,小芳把挣来的每一分钱,都交给她的公公婆婆,一家五口人生活的甜甜蜜蜜。有时小芳和彭大生抽时间回到娘家去看看兄弟姐妹们,顺便带点好吃的给他们,买条便宜的烟孝敬旺队长。
婚后的头几年小芳幸福满满。但她没有沉浸在安乐窝里,也从未放弃童年梦想——成为城里人。现在生活在农村,不代表以后就进不了城。她梦想着总有一天经过努力,能去城里面工作,有自己的房子,过上体面的生活,想到这里小芳就使不完的力气。
1979年,小芳的儿子存志呱呱坠地,看着胖乎乎的儿子,她的心里乐开了花。又隔了两年,女儿小兰也来到了这个世上,一儿一女活泼可爱,小芳内心充满希望。她暗下决心好好培养孩子们读书,等长大了考大学,到北京、上海去读书,想到这些,她再苦再累也不觉得。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1980年前后,小芳家分到10多亩田。那时彭大生仍在大队里当会计,小姑子上学,公公婆婆的年龄越来越大。
于是,小芳一肩挑起了建设小家庭的重担,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承担了家里家外的全部的家务活。从春播到秋收全由小芳独立安排,公婆只能帮她照顾两个年幼的小孩。
(九)
说来也奇怪,小芳没上过学,也没有拜过师,却烧得一手好菜。农村包产到户后,每年的“双抢”季节,田里忙不过来,邻居们要相互帮忙栽秧、除草、收稻等等。请人帮忙,忙完以后,自然请客吃饭,这时,大家就想到叫小芳到家里来烧菜。
小芳长的好看,做事又快,烧菜味道好,用农村人的话说:“这个麻麻娘子真有本事,嘴一张,手一双”。村上的老人们都夸赞:“彭队长家娶了这么一房好媳妇,是上辈子积了德。”,她帮人家烧菜从不收工钱,所以四乡八邻办婚丧嫁娶大事,都要找小芳,渐渐地,小芳在彭福村一带的名气越来越大。
1982年,自小芳的女儿小兰出生后,公公婆婆用近两年所存的钱,在老房子东边盖了三间瓦房,老夫妻作主把家分了,从此,小姑子与公婆住在一起。小芳就与彭大生带着二个孩子住进新房,一家四口生活得其乐融融。最近,小芳心里还有一件高兴事,就是她的弟弟一顺已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就要成为国家的人了。
一天小芳去邻居家烧菜,听到一个给小芳打下手的女人在边上骂:“彭大生不是个好东西,在外面瞎搞!”,小芳听了以后,立马追问这个女的:“彭大生在外面干了什么坏事?”,这个女传话人就是不肯讲,当天回家后小芳陷入了沉思。
近来,彭大生好像外面确有什么情况了,以前只要拿到工资立马把钱交到小芳手里。可现在他的工资钱基本不拿回家。呆在家的时间少了,在外面打麻将的时间多了。彭大生还常常找借口大队加班,彻夜不归,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些什么?小芳的心中产生了怀疑。
彭福村的村后面,住着个光棍汉叫筛根,40岁左右,矮矮的个子,一对鼠眼,长得整个像土匪,好吃懒做,偷窃扒拿,村上的人都讨厌他,只要看见他,大家躲得远远的。一天傍晚,他突然跑到小芳家来,与小芳嘀嘀咕咕一阵子,又鬼鬼祟祟地走了。
进入秋天后,辛苦了一天的彭福村的人慢慢进入了梦乡,整个村上静谧、安详。在村西北的一个小水塘边住着一户人家,三间土房,前面是一个院子连着小水塘,后门有一条小土路,路边有一片小竹林。快夜里十点,这户人家熄灯了。
这时,忽然有一个人影出现在这户人家的后门边,人影轻敲了几下门,一会儿工夫,门吱呀一声开了,有一个长发女子披衣开门,这个人影迅速闪进去,随即关上了门。很快房子里传出了男女打情骂俏的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房子内归于平静。
约半小时后,突然,这户人家的后门边又出现了三个人影,其中有个男人猛地一脚踹门,只听“砰”的一声,门被踹开了,2只手电筒同时打开,直奔刚才发出声音的那个房间,一阵剧烈的打斗后,里面发出了女人的嚎叫声……
(十)
三个人影冲进房内,这三人分别是小芳、光棍汉筛根、大队民兵营长冬伢,他们用电筒四处寻找,发现床上果然睡着二个人,男的彭大生,女的是村上的小寡妇秋香。
见此情形,愤怒至极的小芳与秋香扭打在一起,互相撕咬。这时,站在边上的筛根和大队民兵营长冬伢,怕闹出人命来,立即叫彭大生穿好衣服,把昏倒在地的小芳背回了家。
捉奸案这一幕背后还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这要回到上文所述的光棍筛根突然造访小芳家的事。正当小芳对彭大生疑虑重重的时候,筛根把彭大生与秋香通奸的事情,私下告诉了小芳,并与小芳商量好,等哪一天彭大生去秋香家过夜的时候,叫上大队干部,大家一起去抓一个活现场。
那筛根为什么要给小芳出这么个馊主意呢?在农村,这种事搞不好会闹出人命的。那是因为,小寡妇秋香原来是筛根的相好,俩人私通已有多年,近来筛根发现秋香对他越来越冷淡,有时还对他不理不睬。
筛根经过一番观察,发现彭大生与秋香好上了。他的醋意大发,恶从胆边生,产生了报复彭大生的念头。但彭大生是大队会计,手上有权,而自己好吃懒做,有时到大队申请点救济款,最后,钱还要从彭大生手上拿。想到这里,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跟彭大生对着干。
为了要尽快让秋香回到他的身边,于是,筛根想出了这么个办法,串通小芳,通过当场捉奸,把事情闹大,逼走彭大生。为了达到他的目的,筛根躲在秋香家的小竹林里 已守候了很长一段时间,复仇目的得以实现。
话说彭大生把小芳背回去的当晚,双方无事。之后的一段时间,小芳大病一场,并住进了县医院。在医院她悲愤交加,想到了死,如真死了,自己得列解脱,但就苦了一对正要照顾的儿女,更对不起年迈的父母亲。思来想去,她下定决心:“咬口生姜喝口醋,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咽”(方言,意思是忍气吞声),要活下去。
事后小芳请来双方的父母亲和大队干部到家里作证,要彭大生写下了与秋香断绝关系的保证书,保证从今以后与寡妇秋香一刀两断。如果再发现彭大生与秋香通奸,家里全部财产归小芳所有,彭大生必须净身出户,至此,小芳的第一次婚姻危机告一段落。
(十一)
倔强的小芳,带着一家人坚强地生活着。为了这个家的和睦,小芳没有把彭大生的事跟娘家人讲,还在家人面前夸赞彭大生如何顾家、对她好。她一边照顾公婆的生活,一边抚养志道和小兰,十多亩田,她管理得妥妥的,小芳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残酷的生活,把小芳压得喘不过气来,年纪轻轻脸上就出现了皱纹。有句名言“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让小芳庆幸的是志道和小兰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这大概是对小芳逝去的青春最大补偿,也是上帝专门为她打开的另外一扇窗。
1985年,小芳的弟弟一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溧水县人民政府工作。长大成人的弟弟妹妹们有的进工厂,有的当上人民老师,有的成为个体老板,爸妈也进了城,旺队长一家在溧水县城里终于扎下了根。
小芳打算,如果真的有一天,在彭福村的日子过不下去,她带着自己的一对儿女到溧水县城投靠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一想到这,仿佛小芳进城的梦又走近了一步。那些不愉快的事,通通抛到了九霄云外,有时会自言自语说:“我年轻时的苦,绝对没有白吃”!
时间过的飞快,一眨眼工夫已到了1994年,小芳儿子志道快高中毕业,女儿小兰也上了初中。原以为彭大生与小寡妇秋香的事已经结束了,结果他们俩仍苟合在一起。彭大生对家里的事更加不闻不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彭队长一家人也无法劝他回头,他的爸妈被气的也先后离开了人世间。
每到年底,小芳就特别的忙碌。因为,农村办喜事一般都会放在元旦、春节前后,置办酒席时要请她去烧菜,一家接着一家,基本闲不下来。另外她还有烦心的事,儿子即将高中毕业,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是继续复读?还是找地方去上班?这些事情彭大生根本不去考虑,更可恶的是,有时候在外面吃多了酒,回家后还要家暴可怜的小芳,至此,他们之间已无任何夫妻感情可言。
94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小芳早早的起来准备到隔壁村上去帮人家烧菜。这时两个警察到了她家,警察把小芳用警车带到了火葬场的冷藏柜前,辨认尸体,小芳一看睡在里面的人正是彭大生,吓得当场晕倒在地。
警察们七手八脚把小芳抬上了车,用车送回彭福村。他们告诉她:“昨天夜里,彭大生喝多了酒骑摩托车,连人带车摔倒了水坝里,淹死了,你们赶紧到火葬场去火化掉尸体,把彭大生的骨灰盒带回家。”
(十二)
料理完彭大生的后事,小芳的心情越发沉重。她又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下一步怎么办呢?孤身一人在彭福村无依无靠,已难以生存下去。于是,她想到了溧水的兄弟姐妹们,唯一办法带着她的一对儿女去溧水,开始新生活。
小芳去县城里找到大弟一顺。此时,一顺已升任商务局副股长,小芳的特长就是烧得一手好菜。她请一顺在农贸市场边,找一间门面房,把小吃部先开起来,维持一家人生活,再挣点小钱供志道和小兰读书,尽量在县城里站稳脚跟,实现当初的梦想。
上世纪90年代,县城的小东门街、小东门巷是集贸市场,非常热闹,人流量大。在秦淮河的南侧,有一排门面房,一顺给小芳找了一间暂时落脚,说干就干,她迅速从日杂店里买来了锅碗瓢盆,匆忙之中,开始了在城里的创业之路。
小芳请来了兄弟姐妹,自己下厨烧了几个菜,在店里简单举行仪式,吃过饭后大家帮她放些鞭炮。从第2天早上开始,小吃部正式营业,爸妈也来帮忙,第1天下来,赚了100多块钱。她高兴的一夜没睡,盘算着等志道毕业后把他带到县城来,把小兰从江宁转到溧水读书,这样一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
在河边的这一排门面房中,有两家是做小吃生意,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没过几天,隔壁那家见小芳店里生意特好,就暗地里使坏,他们看到小芳总是一个人在店里张罗,就派人悄悄地把她的顾客拉走。更可恶的是,还在客人们面前散布谣言说:“她家的菜都是从菜场上买的剩菜,肉又不新鲜”,渐渐的一些老顾客就不到小芳的店来了。
有位老熟客同情小芳,看到她店里人越来越少,都往隔壁的店去了,一天,他来到小芳店里,悄悄地告诉她,隔壁那家店是如何拉走她的客人,如何讲她的坏话的。可怜小芳,这才明白过来,隔壁店是在欺负她这个乡下来的单身女人。这一切她忍着,看对方还有什么动作,到时再想对策。
一晃到了农历10月初1(俗称“十月朝”),每年县城里面要举行物资交流大会,连续三天,各地的人们纷纷到县城里来买衣服、农具、锅碗等赶大集。通济街,中大街,大东门街,小东门街,小东门巷,珍珠南北路,弯子口,到处是人山人海,推背走路,这三天也是小吃部生意最好的几天。
小芳的饭菜价廉物美,味道又好,第一天,她店里面塞满了人。因为忙,小芳的爸妈也来帮她洗菜、理菜打下手。快到中午,小芳抽空走到门外透透风,她看到隔壁店帮忙的女孩,正把来小芳店吃饭客人带到她店里去,小芳顿时火冒三丈,今天,她一定要把自己与隔壁店的那点事做一个了断……
小芳跟在那几个人后面,一直到隔壁店门前,待那他们坐下。小芳双手卡腰对店里大声喊话:“凭本事做生意,不要做那些缺德的事,如果下次你店里的服务员再到我家门口拉客人,我一定报警,真是欺人太甚,我忍了这么长时间,并不代表我好欺负!”。
经此一役,店老板见小芳动了怒,又一想,确实自己家做的太过分了,看来小芳并不好惹,他们也怕闹出事来,从此,再也不敢过来拉客人了。
(十三)
一年多下来,小芳把她的小吃部经营的有声有色,虽然说每天起早贪黑干活,人是累了点,但起码还能赚二、三百元一天。有时来店里吃饭的人多,她一个人忙不过来,也想请个人到店里来帮忙,自己轻松一点。可请人是要付工资的啊,这样一来开店的成本不就高了么,想来想去还是自己一个人撑着吧。儿子、女儿还在乡下,越往后面花钱的地方越多,只能拼命的赚钱。
小芳的小吃部开在了农贸市场边上,这个位置的好处是买菜方便,来吃饭的人也比较多。同样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在菜市场从事经营的个体商贩,成分很复杂,有些人的素质不高,尤其是在农贸市场的周边什么样的人都有,比如,看相算命、摆象棋残局骗钱,扒窃、敲诈勒索、欺行霸市、流氓小偷等等各式各样的坏人。
在这种环境里开店,一开始,小芳根本没有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吃了很多闷亏,损失蛮大。有人在店里吃饭要求记帐,一次性结清,结果吃饭的人跑得无影无踪,还有人向她借钱,因为是家门口的熟人,拉不下面子,只要人家开口,一两百块钱随时拿走,可钱借出去了,最后连个人影都见不到,打不了官司,告不了状。不仅如此,有时候小芳一个人在店里还要担惊受怕。
距离小吃部不远的地方,有个老居民小区,小区里住着一个酒鬼,快50岁,中等个子,硕大一颗头架在他那粗壮的脖子上,箩筐腿,走起路来两边晃悠。他是溧水街上标准的老居民户,喜欢喝酒,远远的就能闻到他身上那熏人的酒气,大部分时间,他会跌跌撞撞地出现在街道上,有时喝多了就睡在路边,酒醒了再回家,人称“老酒鬼”。
老酒鬼有工作单位,是县运输公司的工人,喝多酒后经常去领导办公室闹事,领导也不敢开除他,就只好让他呆在家里不要上班,每个月给他发些生活费。公司改制以后,他买断了工龄回到家。因为喝多酒常发酒疯,回家打老婆,老婆受够了他的气,实在无法与他生活下去了,几年前与他离了婚,带着孩子走了。老酒鬼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小芳的小吃部就在他家附近,有一天老酒鬼做东,喊了几个朋友到小芳店里面吃晚饭,他随意点了几个菜,饭后结账时,大家都夸小芳烧的菜清清爽爽,味道又好,价格还便宜。老酒鬼觉得很有面子,临走时,他喷着酒气,打着饱嗝对小芳说:“我家就住在附近,以后有朋友吃饭,就到你们店里来”。
就这样,小芳算认识了老酒鬼。说实在话,第一次见面,她对老酒鬼的印象还不错,此人操着溧水街上特有的方言,看起来蛮仗义的,待他们走后。小芳心想,小吃部可能遇到一个大客户了,可是,让小芳万万没想到是她系列麻烦事的开始。
(十四)
接下来老酒鬼又带朋友到小芳店中消费了三、四次。从此过后几乎每天到小芳店里面喝酒吃饭,吃过喝过以后不走,当客人来吃饭时,他就天上一句,地下一 句,没完没了地聊天。小芳碍于面子没赶他走,后来发现客人们都讨厌老酒鬼,慢慢就不来吃饭了,这引起小芳的警觉。
不仅如此,老酒鬼在小芳饭店里吃饭记账,从不付钱,反过来还要跟小芳借钱去打麻将。催他还钱,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谎话连篇。有时喝多酒,趁店里没有客人时,对小芳动手动脚。小芳与他翻脸不准他过来,可老酒鬼仍厚着脸皮来店里来吃饭。
一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小芳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上床休息。快夜里12点了,迷迷糊糊中她听到有敲门的声音,于是她披衣下床来到大门边,大声地问道:“外面是什么人?”,老酒鬼答道:“小芳,是我呀,请开门,有事跟你商量”,小芳一听他嘴里面叽里咕噜,就知道老酒鬼喝高了。
小芳孤身一人住在店里,深更半夜的,如果放他进来,他倚酒三分醉,搞不准弄点什么事情出来……后悔莫及。一想到这里她下定决心,拼死也不让老酒鬼进来,把门顶得死死的。老酒鬼见小芳不肯开门,就狠狠踹门,要强行进入店内。
那时,小芳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真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看着门就要被老酒鬼踹开了,小芳灵机一动,抓起了一把菜刀,躲在门口大声的呼救:“来人啊,救命啊”,并迅速打开店里的电灯,站在大门口,她用明晃晃的菜刀对着老酒鬼骂道:“今天你有本事进来,老娘就用这把刀砍死你这个畜牲”。
邻居们被惊醒了,手抓木棍到了小芳家门口,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了老酒鬼的模样,搜集证据,供警察办案用。人群中有人说,把这个老流氓捆起来送派出所。老酒鬼见状,酒被吓醒了,拼命跑回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小芳就来到了派出所报案,民警认真接待了小芳,做好报案笔录。谈完话她就回到了店里,等待派出所的处理结果。当天民警把老酒鬼传唤到派出所,问他为什么深更半夜到小芳饭店里去?老酒鬼自知犯了错误,在派出所内磕头如捣蒜,拜托民警代他向小芳道歉,写下保证书,从此以后决不踏入小芳店里一步,如再进店就去坐牢。
又过了几天,民警通知小芳到派出所,他们把老酒鬼写的保证书读给她听。善良的小芳想,既然他保证以后不再去骚扰她,这事就让它过去了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她扬眉吐气走出了派出所。
小芳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敞亮了许多,终于摆脱了这个无赖的纠缠。她边走边思考着,总是一个人在店里也不成事,必须想办法把儿子女儿接到身边,大家相互有个照应。危机解除后,小芳又开始了下一步的打算,得赶紧在县城里面买套新房。
(十五)
一天小芳把一顺喊到了店里,跟他商量一件事,请他在县城帮买一套房,小芳想要把彭福村儿女接到城里面来,一家人在一起,互相照应。一顺听完小芳打算后就跟她说:“姐,这事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办妥”,从小吃部出来以后,一顺边走边想着,现在自己成了家,住上新楼房,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了姐姐的好。
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一顺的脑海里。为了给自己换亲,姐姐服从了爸妈的包办婚姻;为了兄弟姐妹们学习,姐姐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大家;为这个贫穷的家庭,姐姐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尽管阴差阳错亲没有换成,彭大生的妹妹也成了家、婚姻美满。可姐姐牺牲了与三宝的幸福爱情。
那时的房价不高,一套80平方的房子,只要5万块钱就能买到。有了奋斗的目标之后,小芳仿佛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每天起早贪黑到店里忙生意,省吃俭用,拼命存钱。小芳知道,一旦弟弟帮她物色到房子,要立马拿出钱。接下来的一两年里,小芳凭借着自己一双手,基本赚够买房钱,只等一顺的通知。
1998年元旦中午近12点钟,溧水城郊的一幢居民楼前,鞭炮齐鸣,位于3楼301室的住房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装饰一新的客厅,两张餐桌坐满了亲戚,原来这里是在庆祝小芳的乔迁之喜。小芳面带微笑,亲自下厨,用最好的手艺烧菜给亲戚们吃。
也从这一天开始,小芳童年进城的梦实现了,自此有了自己的安乐窝。这套住房约70平方,98年的上半年拿到房产证,因为是毛坯房,为了能尽早住进去,小芳向弟妹们借了一点钱,经过简单的装修后就把家搬来住了。
第二年儿子志道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他看到母亲独自一人开小吃部,实在辛苦,心里愧疚,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毅然决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来到母亲身边。到了溧水县城后,一顺帮他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卖电脑的工作,小兰暂且留在彭福村读书,待她高中毕业后再接到溧水县城来住。
小芳与志道母子俩相依为命,尽管在县城里面住了下来,但是小芳还要挣钱给儿子找对象,帮他成家立业。住进新房后的一段时间,为了联系方便,家里面安装了一部电话。2001年的一天中午,小芳正在厨房中烧饭,突然,房间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小芳抓起电话 ,里面传来一声:“妈……快来救救我……”凄惨的叫声”,接着一个男子恶生恶气地说:“你儿子在我手上,赶紧拿13万块钱来救他的命,否则,就把他杀掉”。这时电话中又传出:“妈……快来救救我……”。目不识丁的小芳当时就被吓傻了,她强忍泪水,哽咽着向对方哀求道:“我家里没有13万元钱,只有300元钱,你在什么地方?我马上把300元钱送给你,千万不要杀我的儿子”……
对方见反复恐吓无果,就骂了一声:“穷鬼”,啪地挂断了电话。放下电话,小芳急忙打电话给在上班的儿子,当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志道亲切的声音:“妈”,小芳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事情,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就是这个诈骗电话把小芳吓得不轻,两个月后她才慢慢缓过神来。
(十六)
时光荏苒。随着时间的流逝,志道长得越来越魁梧高大,英俊帅气。单位有位女同事,姑娘见他为人诚实,又肯吃苦,很会体贴人,慢慢就喜欢上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于2005年,他们俩走到了一起,先后有了两个孩子。高中毕业后的小兰,也来到溧水,她在机关谋到了一份文职工作,就在志道结婚后不久,小兰也有了心上人,她很快结婚,有了孩子。
一直在默默支持着小芳的父亲旺队长,于2003年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小芳与兄弟姐妹们送走了他们尊敬的老父亲。在众姊妹中,小芳的生活最为艰难,母亲小英对她的关爱相对会更多些,小芳50岁刚出头,一个人寂寞孤单,在外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母亲就私下托人帮小芳找对象,可是小芳怎么也不同意。老母亲哪里知道,在小芳的心中她只有一个三宝哥。
待儿女们有了小孩后,小芳就关掉了小吃部,回到家中带孙子。儿女们特别孝顺,志道兄妹俩商量后,决定把小芳住的老房子卖掉再贴点钱,在溧水主城区的安苑小区买下A幢101室这套房,装修好后,让她住了进去。小芳在新家中照应孩子,烧饭给他们吃,尽量减轻儿子女儿的负担。
孙子、孙女们陆续长大,小芳又闲了下来,她是劳动惯了的人,怎么也不肯呆在家里,怎么办呢?又去外面打工挣钱。这次去的是一家公司食堂,她把自己挣来的钱给孙子、孙女们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儿女多次劝她不要去打工了,可小芳就是不听他们的话。
2023年的6月,一个中午,小芳正在家烧饭,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她过去把门打开一看,88岁的老母亲后面站着一个男人,母亲指着他问小芳:“你还认识这个人吗?”,小芳愣了神,半天才开口说:“这不是三宝哥吗?,你怎么找到我家来的呢?”,小芳急忙请他们坐下,泡茶,留客人在家里吃饭。
数十年过去了, 那三宝是怎么找到小芳家来的呢?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小芳嫁给彭大生后,他们两个人再也没有了联系。后来三宝在部队干得好,提了干部,就地转业在南方的省会城市里,他在那里娶了当地的姑娘,成了家。前几年三宝的爱人因为生了疾病不幸离开了他。
“树高万丈,落叶归根”。2023年上半年三宝从南方回到了溧水的旺村。一到村上,他就打听小芳的近况,得知她一个人生活。于是,三宝从村上的亲戚家要了小芳母亲(小英)的手机号,并与她约好,先不要把自己回溧水这事告诉小芳,等到城里碰头后,再请小英带着他到小芳家去,到时给小芳一个惊喜。
小芳与三宝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他们回忆着往日在一起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小芳的母亲见机就说出了她心里的想法,你们两个人从小在一起长大,感情又那么好,现在双方都是单身,最好组成一个新家庭,生活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小芳听后当然是满心欢喜,可三宝说,他要回南方跟他的子女们商量一下。
很快,这事就有了结果,三宝给小芳打来电话,告诉她,儿女们都同意他再婚。接下来三宝和小芳商量,把他们结婚的日子就定在农历冬月28日,到时请来双方的亲戚,在小芳家烧两桌菜,大家喝点酒,热闹热闹,算是结婚了。就这样,两个有情人在分别了50年后重新又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
婚后不久,三宝就带着从未出过远门的小芳妹妹踏上了南去的蜜月之旅。
(故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