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我在家里断离舍。上至20年前的衣物,下到润老二近期破袜子,统统请出家门。老公和涵老大俩人四只手提着大包、小包、纸箱跑了两次才扔干净。其中一部分比较新的,直接送进了捐赠箱,还有一部分,据说被收废品的奶奶看好了,连箱子带东西端回家了。
挺好,我心想。物尽其用么。
结果,断离舍没几个小时,我就开始寻思我那些“宝贝”了。俗话说破家值万贯,我那些破烂都是我的“宝贝”——这里请容我假惺惺的抽泣一会。终究是相伴了这么多年。
后遗症之一:20年的衣物还是那么难舍。
这里提的追溯到20年前的衣物是指的老爸老妈北京旅游时给我买的一套真丝睡衣。当年还是很闪闪的物件,浅橘色,丝滑柔软。从当战士到军校再到工作单位,辗转腾挪的,跟了我这许多年,可算是功臣了。据说当年100元买进的,平摊20年,每年成本才5元钱。如果都像我这么过日子,日子还能过差么!
后遗症之二:孩子的小衣服还是那么崭新。
孩子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袜子、小帽子之类,当娘的都有感触,那可是孩子成长的见证。我们家比较特殊,老二出生前,老大的衣服还留着,万一又来一个小嫚呢!没成想,来了一个小小子。衣服一波一波的送走,给同事了,给战友了。涵老大去年一个冬天,身高窜到147厘米(体重保密,说多了都是眼泪),鞋码从35长到37,衣服从GAP150长到优衣库成人版M,从身后看,那可真是大孩子了。身材魁梧,内心还是小宝宝,每天撒娇拉着手,妈妈,妈妈,喊个不停。更有趣的是,我穿瘦的衣服她都能穿上了,略长或略肥——此处强调一下,只是“略”不合适,不屑一年半载,我的衣服就都是她的了,哈哈。
润老二的衣服更不舍得扔了。他还是一副超萌模样,仿佛昨天还是襁褓婴儿,这么快就长成了调皮小伙子了。不开心就大声吼,不要。开心就挤眉弄眼,嘻嘻嘻。听音乐就浑身上下乱抖擞。睡觉就口水直流像小猪。他的衣服,我一件也不舍得扔。最后挑了实在看不下眼的,前襟有口水印的小衣服,闭着眼扔到了垃圾袋里。
当然,一批几乎全新的小衣服统统捐掉了,包括三件涵老大的羽绒服,如果真能送给有需要的孩子,御寒还是很给力的。
后遗症之三:超肥超大的衣服快寻找新东家吧。
这个后遗症以窃喜为主。你想啊,这十年光忙活孩子了,我这身材大概经历了如下摧残,分两个阶段:一是生老大阶段。瘦了胖,胖了不瘦,狠心瘦,还是不瘦,励志瘦,瘦了一点。二是生老二阶段。瘦了缓胖,胖了不瘦,狠心瘦,还是那样。好处是生老二的时候体重长的不多,所以生老大之后超肥超大的衣服真真是无用武之地,可弃之。扔的时候那叫一个畅快。记得央视有个节目改变自己什么的,就是扔几件不合时宜的衣服,我也是这样,扔!一边扔一边还念叨,都扔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都扔了,让你还胖回去……哈哈!多亏涵老大没听见我叨叨,要不然她又要用东北话批评我,妈妈,你又疯了?
后遗症之四:算算经济账,我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我和老公整理衣服的时候,随便提溜一件都如数家珍般,何年何月在什么地方多少钱买的,说完小手一甩扔出门外,不要了。老公没见过我这阵势,看来是下狠心扔东西了。我回他,从来都是我扔你捡好吧?
还有一个桥段。老公从意大利带回来两条裤子,超爱——男人喜欢东西那叫永恒,穿掉色了还留着。我说,扔了。他说,不扔。我说,必须仍。他说,必须留。
过了一会,我看好一件衣服。他说,扔了。我说,不扔。他说,必须仍。我说,必须留。那这样,我跟他商量,你留一条裤子,我留一件衣服,扯平了。说完,我们俩哈哈大笑直不起腰来。
我们俩白手起家,不论置业、买车还是养娃基本都靠自己。多么不容易的岁月啊。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俩经常冲到外贸城淘货,衣物用品质量好还得价格低,为此还在外贸城结交了朋友。涵老大每次去还有人给看着哄着,等我们逛完了再去领孩子。超多趣事。
现在想想,这些衣服就是人生爬坡那几年的缩影。衣服从没牌子到有牌子,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上千元,从一件两件到几十件几百件。现在,终于要和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说再见了。
断离舍后,我们家从杂乱无章回复到整洁有序。晚间,我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小茶几上,摆放了四套碗筷,女儿和儿子分坐两侧。我做的西红柿鸡蛋汤供不应求。偶尔电视机里飘来动感十足的音乐,老二立刻站起来手舞足蹈。
看到这个场景,我不免回想起当年只有我和老公两个人,蜗居在不足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因为没有暖气,即便开了空调还冷的蜷缩在被窝里,看武林外传和世界杯的场景。从无到有,从两个人到四个人,从青年到中年,从过去到现在。每添置一件衣服都是新的气象,不论它值多少钱,是什么品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淡、平安、平凡,一路信步走来,也乐不思蜀。特别珍惜现在的状态,孩子不大,老人都在,我们虽然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但是有奔头啊。每一盏为我点亮的灯光都值得珍惜,每一次和家人共进的晚餐都值得回忆。我是个小肚量惜福的人,就这样慢慢的过挺好。
所以说到底,那段岁月过去了,值得怀念的记忆和好心态留下来了。
这断离舍,值了!
【写作营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