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在过去的乡村工作中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乡村跨越式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人才队伍、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特色产业要“旺”起来。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农村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中国各地的农村有各种丰富的农业产业,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一些地方的农村产业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好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有优势的特色农业,打造本土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另外,基层干部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做好宣传和推广,发展农村电商,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真抓实干,走出一条属于当地乡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培育人才队伍要“兴”起来。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有“老化”和“弱化”的现象,因此,促进乡村人才队伍年轻化、现代化意义重大。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年轻人回乡创业补贴,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加强对于农技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全方面素质。加强就业帮扶,积极发展乡镇公益性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幸福感,让更多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力量。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人居环境要“美”起来。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先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整改村容村貌,加强农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村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提升,改变人们对农村环境以往的“老旧”印象。村两委设立积分超市,广大基层干部引导、鼓励村民通过自觉参与环境卫生保护活动,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干群齐心,共同保护环境的强大动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下更大功夫、想更好办法、做更多实事。兴产业、防返贫,让脱贫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不断前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乌什县委组织部 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