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戚继光,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词无外乎~倭寇、名将、民族英雄,稍微熟知历史或者热衷军事的还会继续补充~俞大遒、兵法、鸳鸯阵、戚家军等。但无论贴多少标签,大家对戚继光的评价总摆脱不了“抗倭英雄”这四个字。然则除却民族英雄、军事奇才外,戚继光也是一位难得的政治家。
重文轻武严重的明朝是历史上少见的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名留青史大将的朝代,除了明朝建国初期那些个猛将外。有鉴于唐时藩镇割据的跋扈,从开国之初的洪武皇帝便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在明朝实施一元化的政治统治,格外注重道德礼仪,从治国总策略到邻里相处、甚至各级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一例外都严格遵守孔孟之道,整个社会可以说以“文”为先,以“文官”作为本朝最重要的行政工具。而这种文官集团的统治,在历经约100年的摸索和磨合下,最终步入成熟。
文官最看不惯武人没有脑子只凭蛮力的粗鲁行为,所以你猜,明朝的武将们的地位是有多低?
地位低不要紧,关键是被看不起and随时随地要进行监督和审查,你说因其粗犷不羁、不通点墨的属性就被盖上生来是要被文官统治、制约和监察的大章,我们的武官都感觉hin委屈hin受伤。可委屈并没有毛用,因为这是由明朝内部文官集团的属性决定哒!为什么呢?
可能有以下2个原因:
1.这是受朝廷公开的重文轻武制度的影响,原因同上不赘述;
2.可能是外部压力的不那么急迫。鉴于明朝时大一统封建制已达到顶峰,外部少数民族侵的能力普遍较若,所以武将没有太大用处,因此更不受重用。比如作为大明北面最大威胁的鞑靼,虽然发动过诸如“土木堡之变”等大事件,但结果最后还都能与明朝朝廷达成和解,甚至太平年间还能互市通商。这些外族入侵在明朝文官眼里并不太care,可能某段时间因为局面紧张会加强对武将和军队的重视,但事实上随着蒙古俺答部的不断分化与归顺,北面威胁开始逐步瓦解。
那戚继光又是因何以武将身份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的呢?不是说好的,明朝的文官才不会看重粗鄙的武将的呀!倭寇呀!话说由于大明朝太忽视军事力量,军务废弛/军队弱鸡,不仅被蒙古肆意凌虐,甚至连周边的小日本都胆敢肆意抢掠,据说当时一股50-70人的海寇登陆后如入无人之境,从杭州至安徽绕着南京一大圈杀人越货无数,而当时南京驻军10w以上都没有人去阻拦他们。这太不科学了吧,看来大明的军事力量真是连渣渣都不如啊啊!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愈演愈烈终至无法收拾、严重威胁到帝国统治地位的海外流寇的压迫下,在“土木堡之变”后都没有建立的军事力量,终于被惶惶不安的文官集团的成员们提上了日程。而此时的戚继光如一颗军事新星冉冉升起,筹募新军、铁腕训练、著作兵书、身先士卒、奋力抗敌……前后历经十余年时间,终将海盗倭寇驱逐出境。
戚继光一生最伟大的功绩,除了抗击倭寇外,他在北方对蒙古入侵者的震慑也不容小觑。在嘉靖朝戚继光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带出的戚家军横扫东南沿海,荡平倭寇之患;之后在谭纶的赏识和运作之下,于隆庆、万历两朝镇守蓟州长达15年之久,期间募兵训练、修筑长城,成为阻隔蒙古骑兵南下最大的敌人,保护了大明江山不受外敌侵害。
而翻看戚继光的履历不难发现,在万历朝文官集团如此排斥武将掌权的大背景下,除了他因为抗倭军功累加的声誉名望外,还得到了当时武将能够得到的最高权力——1563年出任福建总兵,1568年在谭纶的举荐下,开始北上蓟州负责防御京畿重任,这一任直到张居正死去后才被弹劾罢官。这期间戚继光本人独特而不同于一般军事将领的政治眼光,使他的政治抱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当朝首辅张先生正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一生起落都与张居正密切相关。
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但大明朝已在文官统治政治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整个社会越发颓靡、腐败、毫无生机。眨眼就是万历十年了,首辅张居中骤然死去后,一直被张压制反动派开始了最猛烈的反击。无数的攻扞和弹劾汹涌而来,戚继光无力反驳,最后被革职,且晚景凄凉。
“美人如名将,不许见白头。”晚景凄凉的戚继光正是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然而,总结起来他仍是个天才般耀眼的人物。他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妥协的无可避免,着眼于整个大局的眼光,黑暗与光明,龌龊与正直,矛盾与和谐,都能在闪转腾挪间被化解处置。
“虚室生白,止止吉祥。”那个时代到底辜负了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