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第33期中级班学员坚持分享第186天 总约练61次 来访者37 观察员20 咨询师4
亲子教育24节课第13课《其实每个孩子都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焦点中有句话“每一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因为感觉问题这么多,如果自己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的话,那我们还来学习做什么呢?后来在约练过程中,慢慢地我发现咨询师很少给建议,总是通过一些例外呀,让自己看到成功经验,进而看到原来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不光提升了自己的能量,更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后来再去约练的时候,就不再问建议呀,方法之类的了。
课程中刘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家长总是喜欢帮孩子做事,还认为孩子不会,当孩子想做的时候,又认为孩子不会,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就说一些话来证明孩子真的不会。其实这样让孩子有非常大的挫败感,而孩子的不自信,没有价值感往往都是因为家长的不信任,家长的包办。
在我家里,孩子也是一个手不拈黄丝的人,从小到大,奶奶的事无巨细,让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的公主脾气,连倒水这样的小事只要孩子一声吆喝,立马服侍的妥妥贴贴。有时候孩子有这个想法去做事,比如说洗个碗之类的时候,奶奶也会赶紧阻止,赶紧学习去,看书去。你哪会呀?慢慢的,孩子就真得什么都不会了。而当孩子真的什么都不做时,奶奶又会嘴上啰嗦,你这么懒可怎么办哟。一边唠叨一边还是帮做着。最近,因为奶奶身体抱恙,先生以此为由,提出让他们跟我们分开住。刚开始几天,奶奶天天电话,唯恐孩子在家没得吃,结果孩子呢,点着自己喜欢吃的外卖,更多时候是我电话指挥,他在家里准备好菜,还能帮我做点汤,切点菜。我看到之后给予鼓励赞赏,孩子呢,也越做越开心,其实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孩子是越用越有用的。
那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身问题的专家呢?
作为家长,首先要能稳住。嘴要憋住,别吭,别老是想说,还一遍一遍的说,孩子就生气就不干了。学会放手,去相信孩子。第二,当有相对好的地方就给予肯定,给予强化,肯定、强化多了,他也就能做好了,一点点的积累。
无论是什么事,如果你发现孩子几乎啥事都不跟你说的话,那你要去反思了,你需要做哪些调整,你需要有什么样的变化,而不要只怪孩子怎么这样?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去反思我们做什么改变,才能让当下的亲子互动模式有更多的不一样,而不是去抱怨,去唠叨。我们是一切的根源,我们很关键,改变从我们自身开始,而不要去更多的怪别人。
刘老师在课上经常讲,抱怨没用,既然没用,那我们还去说干什么呢?只会滋生更多的不满。在生活中,我以前也是一个爱抱怨的人,我想女性有大部分是喜欢抱怨的,因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婆媳关系了,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了,其实有时候更多的好像是吐嘈,说说也就过去了。但在我家,这种吐嘈是不被允许的,会被认为就你事多。
曾经因为这个抱怨,我读过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并参加了21天不抱怨活动,只要一觉察到自己抱怨了,就将手坏换到另一只手上,然后再从第一天开始计算,其实坚持下来很难,我经历了四个月的时间,不经意间的一个抱怨,又重新计算了。所以后来不了了之了。书上有句话:”如果世界上有百分之一的不抱怨,我们就不会再为我们自己的过错而责怪别人,也不会再为认定别人犯了错误而对他们怀恨在心。“所以,当我们的孩子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抱怨,而是把它当作成长的契机,一起去探讨怎么样做会更好,怎么样做会有更多的不一样。我们可以陪着他,给予鼓励。当他做的好的时候,给予肯定,给予欣赏,询问他想要的是什么,跟他一块儿探讨,他有哪些资源可以去帮助他,实现他想要的,看看他到底想往哪走,跟他一块儿探讨接下来怎么去做,怎么去迈开那一小步的行动等等,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你要想毁掉孩子哪一部分能力,你就替他做哪一部分,你要想毁掉孩子全部能力,你就全部替他做。父母若是把自己看成是引导者。就像父母是一盒色彩,子女是只画笔,他必须借着你的色彩才能挥洒出人生亮丽的画布。但其实孩子的人生是需要自我负责的,促进孩子的责任感,不但能促进孩子对自我负责,大人的压力也会同步减轻。
所以我们要学会相信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如何停止精神内耗?停止活在他人眼里。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太在乎周围人的反应。同事无意间的一个眼神,会让心情失落许久。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会默默纠结半天。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后果往往是,在敏感和讨好中委屈了自己。你要明白,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周事人的眼光,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学会放下对别人的关注和期待,把时间和爱留给自己。当你学会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你才能活出最闪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