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回顾剧情:
Socrates认为哲人是最适合来统治城邦的人群,但需要具有下面这些品质。
于此,Adeimantus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虽然没人能反驳你说的种种,然而事实上,人们的感觉是这样的。
他们认为是因为自己在提问和回答上缺乏经验,因此在每个问题上被你的话带偏一点,最后就导致质的改变,结果是和刚开始他们支持的观点完全相反的。就像下跳棋一样,被高手引诱,最终四面受阻无法动弹。可哪怕语言如此强力有劲,事实却不是这样的。那种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哲学上面的人,绝大部分都成了怪物,而那些看起来出类拔萃的人接受了你所推荐的这一生活方式,成了一批对城邦毫无用处的人。
Socrates答到:确实如此,他们说得不假。于是Adeimantus更困惑了。
Socrates就讲个了故事,故事发生在一艘船上,船长的体型和力量在船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生理有点儿缺陷,航海知识也有些欠缺。其他的船员么都认为自己可厉害了,想自己来掌舵,且声称这并不是一门能被教会的技术,并为此争论不休,千方百计地要获得主导权。为此杀人、迫害船长,最后一部分人赢得胜利,并吹捧一个在谋事方面出色的人,因为他说服并征服了船长。此后便按这号人自己的习惯驾船航行,歌舞升平,不亦乐乎。
Socrates认为这与城邦中哲人的现状相类似,如果他们受到尊重才令人惊讶呢。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哲学上的出类拔萃者对他们无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而统治者不应该去恳请人们去接受他的统治。
正因如此在这种条件下,最优秀的方式并不容易得到那些追求相反的生活方式的人的赞赏。
Socrates又开始论证,为什么哲学家大多数是低劣的人的原因。他回顾了真正哲学家的本质,并说,只有少数人能在对这本质的种种腐蚀下幸免。又说,那些称为是美好的东西也会腐蚀灵魂使其脱离哲学。
他以生物为例,当它不能获得适合它生长的种种一切时,如养料、气候或地区,它长劲越大,就会缺乏越多适合它生长的东西。就是说,如果最优秀的本性处在和其本性相反的生长环境中,它就会变得越糟糕。
困惑与想法:
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如何解释这个论据。仅这一片段来看,我没有特别理解他说的美好的东西腐蚀灵魂这个点。或许他的意思是现实的骨感使他的精神世界受到强烈的冲击,最后承受不住走向毁灭?
而他所说的适合统治城邦的哲人,我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既然他的论证也是从生活出发的,那他提出的那些却有点脱离现实了吧。如果一个人缺少哲人的品质中的某一点,他不一定就会走到这个品质的对立面去。比如勇敢这个品质,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胆怯和勇敢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或说勇敢的程度有多少,我只有一点勇敢可不可以?人是复杂的,许多情感都很难拿一个词去定义。不过如果没有拿一个标准去框住的话,也别想讨论出什么结论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而这句话也存在bug。所以有段时间我特别的词穷,也越来越不想说什么。虽然现在也差不了多少吧……
关于他说的哲人不受到尊重这个点。加上自己的感悟就是,人总是无法避免的带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评价他人,殊不知这种评价也是由自己的水平层次决定的。当我身为一个局外人看到一个恶劣的人在咒骂服务员时,我心中已经自动给他归类了。而且心里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那人素质真低,可悲。但其实,如果我换种角度,想想他都经历了什么导致他成为现在的样子,那心态就会大不相同,也会相对客观一点吧。
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事和现象,我们习惯于把问题归结在他人身上,有多少人会觉得是自己水平还达不到吗?特别是刚开始就已经把“莫名其妙”这个帽子戴到了他人的头上时。所谓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很难的。如果有人沉迷发现神迹,或是讲一些超自然的所谓的真实事件,我们第一反应应该就是觉得可笑吧。
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在水上走是不可能,人类是无法做到的,况且身边的人都不可能做到。但是谁知道呢,宇宙这么大,谁知道都存在着什么?所以我告诫自己:不要做井底之蛙,多思考且真正的独立去思考,随意去judge他人并不能显示superior,存在即合理,要保持鲜活的心态去接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