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回归时刻,附图是一个信息载体

静月园

落叶飘零又临秋,

碧玉露晶昨日愁。

鬓发如霜满头雪,

已近黄昏鸦枝头。


多少文章水西流,

人生一世不要愁。

笔墨绘出景锦绣,

网络记录足迹留。

已经渡过了六个春秋,

简书写作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书写人生的经历,

记录生活的美好。

获得一个心灵的慰藉,

奉献给大家一点经验。

大脑非常奇怪,

总有很多的景象在脑内产生。

会写字的人,

爱把脑子里的感觉和判断用文字输出到纸面上。

会说话的人,

喜欢用口嘚啵、嘚啵出来给别人听。

当然,也有很多的人,他们心中的故事永远留到天宫里去说。

附图是一种信息载体,

它能传递信息。

大脑思维是用附图进行的,

自然环境里只有附图能够输入输出进出脑器官。

附图是自然物体形状的二维变化处理,

当自然物体物质被摊平,被虚拟的进行结构形状组成以后,

它可以无限的小,小到依附光粒子的作用进行形状排列组合。这个组合的结构形状才是它的最后信息。

举个例子,一头马,它是环境中的物质体存在,脑内是装不下这匹马的,但是,脑可以把这匹马的影像装入到脑内,

这种自然物体形状的影像,是一种公共的信息载体,人感觉到这个物体,看到了一个马,认识它。别的动物看到了马,也认识它。

因为所有的脑器官内储存的是相同的马影像。

人高级的地方是把复杂的马影像简化到只用一个马字就能够代表环境中那个复杂的马的影像。

马字的演进过程,它是从画马,进化到完全符号化的马字。这个字就是一个符号结构,脱离了马的形状影像,但是马字所代表马的内在意思还是包含在其中。

那么拼音文字如何解释?它是用音标符号代表一匹马。符号依然是一种有型的结构,可以反映代表某一种特定的含义。

结论就是物体形状影像是一公共语言表达的信息载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竹简上的很多字是从一个物体结构形状演变形成的。 竹简上字迹的演变过程: 人类观看环境中的事物,感觉到自然物体的具体...
    静月园阅读 4,392评论 2 10
  • 倘若我们将每种质态的运作机制描绘成一幅彩色标本。它们繁复多 样的种类数目会远远超过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花花绿绿的邮票、...
    陈居奚阅读 2,732评论 0 5
  • 静月园 著 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 文字载体的种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古代的静态物体承载保存,向现在的动...
    静月园阅读 4,882评论 1 8
  • “渴望拥有无法得到的事物,渴望凝视无力窥见的景物,渴望到达无可涉足的疆土……除此之外别无所求,因而此生一无所有。”...
    神盒阅读 2,454评论 0 10
  • 静月园 著 2020年12月4日 -1- 古代竹简的剖析和探讨,我们是希望能够复原古代竹简文字的内在原因,规律,总...
    静月园阅读 4,571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