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的最前面
作者非常支持防疫工作,对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所有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有最大的敬意,而且作者本人按照防疫要求以身作则。
作者的基本情况
作者本人日常生活在A社区,父母生活在Z社区,两个社区虽然都在北京市,但不在一个区里,周末会回父母家住两天,平日都是自己在A社区(因为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近)。因为工作的关系,作者有两个手机号,一个135的号是私人号码,另一个185的号主要是工作号,但登记人都是作者本人,身份证号也是一个。
春节前的这一两周: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1月23号晚上五点多,A社区的社区工作者给作者打电话,核实信息,并问有没有去过XX禽蛋XX市场,说的我有点懵,两点一线的上下班,都没听过这个市场,确实没有去过。
但是大数据把我的信息推送到了A社区,所以要联系我,并且让我隔24小时做两次核酸。
这两天不能出门。
可是我要出门做核酸,我也没有任意门、奇异博士的传送术或者瞬间移动技能,只能走着去,幸好核酸点不远。
编辑切换为全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全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全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当天七点就做上核酸了,去了一问,这一波人的情况和我一样。
因为在医院上班,赶紧给院领导打电话,得知可能是上班的地方离那个市场有点近,所以被框进来了,然而地图上看还有个几公里呢额。
1月25日,也没管那么多,听指挥听安排!在家老实工作,出门戴好口罩,排队保持一米。
两次结果都为阴性后,去社区签了承诺书,大致意思是没去过中高风险区,如果去过就老老实实在家隔离等等。
1月26-27日,安心上班去了!但我以为能安心上班到除夕之前时,另一个事情发生了!
1月28日,B社区防控组的伙伴联系我,又问了我一遍23号的问题,得到相同的回答后,问了一个不一样的问题,185的号码是不是我在用。
平时是一机两号,没太注意接听号码,一看手机果然是185这个号接的。
得到肯定回答后,B社区防控组的伙伴把我转交给了A社区来继续跟进工作。
这天晚上十一点多,A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没错还是上次联系我的社区小伙伴,特别不好意思的和我说能不能现在去做个核酸,我是惊讶的!?这个点还有医护人员么?!
于是我抱着好奇的心情,做好防护,去了核酸点。
在此,我真的要给予医护人员最高的敬意、钦佩和崇拜!
她们还在检测点,这可都半夜十二点了啊!
试着问了一下A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她还没休息,非常抱歉的和我说还要像上次一样隔离两天、做核酸、签承诺书。
我也答应了。
1月30号,再填承诺书,恢复自由身,幸好赶在春节之前完成了所有动作。
中间其实也是有很多曲折的,但都在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下解决了,非常敬佩她们的工作!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同一个人有多个电话号,需要一遍一遍问么?
第二次来电话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疑惑,大数据难道核实不出每个电话号背后是一个人的身份证号么?这不是徒增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量么?万一我要有七八个电话号,那我是不是要接七八个电话了?
后来想确实可能要接七八个电话,万一是我一个人办了好几个电话号,但是给了不同的人使用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确实要一一核实。
2、联系两个号码之间的时间差会不会有风险?
从日期上来看,两次隔离在家的中间有两天是去上班的,第一次电话通知的时候已经连续做过两次核酸了,那么第二次电话通知隔离是不是还有意义呢?如果延续第一个问题,我要是有多个手机号,是不是要连续多次反复在上班和隔离之间反复横跳?
核对号码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算法方面咱们也不太明白,但就结果来看,劳累了很多人,耽误了很多天工作,如果号码多的话,一次性隔离两天效率是不是会效率更高一些,影响的人也会少一些。
3、二十四小时检测一次核酸会不会太频繁?
这个问题是在排队检测时,一个大叔的不断抱怨,虽然他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但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而且所在单位是一周测一次,还有72小时测两次等不同的做法和说法,成功的勾起了我的好奇。
百度搜索到了北京晚报微博发布的房山区的要求:间隔24小时做两次核酸,别的区可能是孤陋寡闻并没有看到。然后百度了一下原因,许多结果显示的都是要求两次核酸检测之间间隔要大于24小时,新冠病毒复制存在一定的间歇期,为了避免漏诊所以至少要测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