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口气看了六个小时左右的《爱情保卫战》,如果不是我动用自制力,估计还很难停下来。虽然事后回顾的时候,很多桥段都已经不清,不过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中,却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感动。
感动,是因为这是我时隔两年再次点开这个节目。两年前,因为看这个节目,我开始下定决心去工作。当时,有一个声音告所我,绝对不能像那里被老师们批评的男生那样,思想不成熟、不会爱、伤害身边的亲人、不工作,啃老、啃媳妇等等。至少也要有一个养活自己的工作,否则一切免谈。
如今的我成了“自由”工作者,在这过去这两年里,感觉自己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着笑来老师全程学完了《财富》专栏,听完了所有《樊登读书会》里的书籍,喜马拉雅上的课也听了不少。当然,也进入了镜像的区块链世界。
对照两年前,思想真成熟了很多,然而,当我带着这些知识和道理闯进生活的时候,却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是这样,甚至觉得离自己学的道理有很大的距离。两年前看《爱保》有的体验,两年后的今天,还能看出同样的感觉,只是多了一些真是的生活体验后,曾加了一些感慨罢了。
来看看下面这些道理:
幸福感来自于强联系
生活的本质是交换
要看到别人的好
不要乱比较,不要急于证明自己
一切都要靠积累……
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到自己的成长上去了
无它,唯手熟尔
……
然而结果就是“懂得这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问题出在了哪?
很多人也都给出过自己的解释,像,没有真正理解、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没做到知行合一、不懂道理背后的逻辑、没有践行等等,当然,我也曾经结合《财富》专栏解释过这种现象,因为很多道理不是看一遍就够的,需要常常拿出来琢磨和践行,直至内化才可以。
直至今天,当我再度思考“道理”和“过不好这一生”之间的关系时,才发现很多人感叹的“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可能是一个“病句”,或者说,懂得道理不等于过好这一生。那所谓的感叹,只是一句没有因果关系的“鸡汤”。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呢?
如果你误以为懂得大道理,就应该过好这一生。那这个大道理就成为你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的捷径,懂得道理,充其量只是在逻辑上过好的生活。
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比作一棵树的成长,那它不会因为你施了多少肥料,照顾的有多好,就会一下子从小树苗变成参天大树。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肥料和精心的照顾,只是长成参天大树的一个条件。或者说它们的存在,让这棵树更大比例的长得更好。
我们一生懂得的道理,就像是给小树施的肥料和照顾,要不定期的给小树补充营养。而不是寄希望于补充一次就能长大。
于是,懂得这么多大道理,理应过好这一生的正确姿势就是:要把我们懂得这些道理,时不时的拿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让它时刻陪伴着自己,滋养着自己,而不是用一次看不到效果就不用了。
这让我想起神秀说的那句小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生活就是菩提树、明镜台,想让生活过得更好。就需要运用学到的道理“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总结:
学习了这么多大道理,在生活面前,我们依然是个弱者。不过没关系,至少道理已经从逻辑上改变了我们,最终的照进现实,只是需要我们“时时勤拂拭”。
一起加油吧,希望我的思考能给你带来启发!